後遺症則是擴大中的道德風險。金融海嘯後各國都修法加強對金融機構的監理,特別是那些有系統性影響的「大到不能倒」的銀行,外界對拿納稅人的錢去援救銀行,仍難以接受。這次幾個事件中,美國政府未援救矽谷銀行,直接讓其破產、接管,股東權益差不多就是歸零,但卻對存款戶不論多寡都「全額保證」,原本的存款保證上限成為具文。而對瑞信的處理更是有重回海嘯時處理方式的味道,這些都加劇了道德風險。
許多人批評這些金融機構,金融市場風平浪靜、獲利良好時,就拚命分錢,運行的是資本主義的私營企業;一旦危機發生、出事虧損嚴重時,就要政府、納稅人援救,搖身一變成實施社會主義的公營企業。從這次官方對危機金融機構的的處置來看,依舊是此套路,而其可能加劇未來的風險與危機。
更多人關切的是:這些事件是不是另一場大規模金融風暴的序曲?因為包括幾家銀行的擠兌倒閉、官方介入「作媒」的買賣、全球6大央行的聯手紓解美元流動性、數家大型民間銀行聯手支援爆發危機的銀行等,其實已經有那麼一點當年金融海嘯的味道了。
現在不會有答案,雖然在經過多次危機的磨練後,許多人對央行(或是說政府)防止金融危機擴散的經驗更有信心,不認為會有風暴出現;但也要警惕當年海嘯出現前半年、甚至1年,其實就已有金融機構開始陷入流動性風險、破產等事件中,當時官方都算是控制處理住風險,但大規模的海嘯還是在之後發生。
因此,不論是官方還是金融業者還是警惕一點,雖然未必就會有風暴,但這些事件無疑已是礦坑中金絲雀的鳴叫,千萬不要忽視其帶來的警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