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侯友宜在被媒體詢及九二共識議題時,用台語回答道:「中華民國是我的國家,台灣是咱的厝」。
然後,他補充說:「重要的是讓『台海穩定、區域和平』,所以我們叫中華民國,台灣是我們的家」。
這話聽起來好似有特別的「弦外之音」。仔細研究和分析侯友宜從九合一選戰,到目前為止一系列言論,便有了一個「發現」。
原來,侯早就開始用他的方式,淺顯易懂務實地論述,自己對兩岸關係的政策方針。並且付諸現實,希望能凝聚人民的共識。
九合一選戰期間,侯一再強調「團結台灣」、「團結人民」,才能應對解決國家面臨的兩岸難題。
同時,多次呼籲不分族群,不分黨派,一起共同「捍衛中華民國」!
今年1月4日,他又說:「兩岸交流也要秉持平等、尊嚴、友善的原則,彼此信任才能往前走」。
228紀念日,則提出「三平、三安」,「社會公平、兩岸和平、國家太平,人民安心、社會安定、國家安全」,除了「社會公平」,其它5項均與兩岸關係,有直接或間接的關聯性。
在幾週前的一次宗教祈禱會上,侯又再次呼籲,要凝聚台灣向心力,大家更該去承擔,站出來讓台海穩定、兩岸和平。只有「兩岸和平,才能國家太平」!
從以上這些,可以歸納出,侯友宜對處理兩岸關係的方針和論述框架。
一,「團結台灣」、「團結人民」為前提,化解內部的分歧和對立,凝聚全民對兩岸關係的基本共識。
二,「捍衛中華民國」為基礎,遵循中華民國憲法,不獨、難統,也不可能被「一國兩制」。符合國民黨黨綱、黨章對兩岸關係框架。
三,「平等、尊嚴、友善」為原則,進行有互信的兩岸交流。
四,「兩岸和平、國家太平,人民安心、社會安定、國家安全」為目標,讓台灣人民最終得以「避戰維和」。
五,「兩岸和平,才能國家太平」,對內宣揚,強化共識。
六,「台海穩定、區域和平」,對外呼籲,區域鄰國一起努力,國際社會共同關注。從去年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訪台後,侯就開始一直在強調「共同維護區域和平」。這不就是最實用主義,具有「國際觀」的策略思維?
當某些人,以特殊的視角俯視,認為侯對兩岸關係陌生,毫無論述能力,喋喋不休地要,把他塑造成「草包」。侯友宜不僅「準備好了」,而且早已在推行自己的論述,接受人民的認同和檢驗。
有的論述是靠文膽、秘書捉刀粉飾,每個總統級的論述都是這樣。侯友宜對兩岸關係,原則和方向性的論述,則以其經驗和智慧,借鑒專業意見,不假手他人原生而來。侯的論述不是炫耀型,而是功能型,並以行動來實踐和補強。
以往,台灣政黨兩岸政策都會有各自表述的衝突性。綠反藍的政策是「親中」賣台,會讓台灣成為下一個香港。藍批綠的政策是「抗中」引戰和毀台,讓台灣人丟性命。紛爭不止,相互對立指控賣台或毀台。
侯友宜提出的兩岸關係政策方向,能夠得到多數人民的信任和支持嗎?會穩健可行來實現,台海長久穩定和平嗎?一切都在檢驗中。也可以和競爭對手們所提出的做比較,誰的才可以讓台灣人民安心、放心?
(備註:以上內容,完全以筆者個人角度研究解讀。未向相關人士查證,也不具特定的代表性。僅供參考。)
*作者為資深媒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