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多深加廣選修」課程理想盡失:依照課程規劃的邏輯,當然是「先必後選」,所以到了高三下學期,幾乎所有的課程都是屬於「加深加廣選修」。對於高三下的學生來說,主要的心力必然是放在升學的準備,所以凡是和應考、升學較無直接關聯的科目,實務上來說,幾乎很難做到有效的教學。特別的是新式考招在七月的「分科測驗」不再考國文、英文以後,高三下學期的國文、英文加深加廣課程幾乎都流於形式,即使老師有心想要依照領綱的規劃,用心的準備教材並授課,但是學生跟本沒有認真上課的動機,畢竟把時間花在準備「分科測驗」要考的科目對他們來說確實更重要。於是新課綱制度之下的高中生,相較以往,在國文、英文兩科幾乎整整少了一個學期有系統的、紮實的訓練和學習。長期以往,我們的學生未來的語文能力是否會有明顯的下滑?這和目前重視閱讀理解、推動雙語國家的政策是否背道而馳?而這同時關聯到另一個問題是:「分科測驗」不再考國文、英文是否恰當?這樣做的本意是為了減輕「分科測驗」的壓力,但是在登記分發時,絕大多數的大學校系依然要參採學測時的「國文」和「英文」成績,於是,對同學來說,二月份學測的「國文」和「英文」變成是一次定生死的考試,只要學測的國、英考爆了,七月的的分科測驗即使在核心科目都考得很好,在「登記分發」時也注定和很多頂尖校系絕緣了,這樣的調整,不但不利高三下學期國文、英文選修課程的正常教學,所謂減輕學生壓力的理想似乎也是不切實際而一廂情願的想法。
走入基層,聽聽學生和老師真正的心聲
108課綱本身是一個進步、有理想性的課綱,其核心理念確實能接軌國際上的教育趨勢,在推動的過程中,確實也讓很多學校產生了積極、正向的改變和進步。但是主事者過於理想主義,過厚的同溫層也常常造成決策的盲點,現在回頭檢視,許多的問題的產生其實都來自於對基層現場實務的不了解,過於理想化而忽視了現實的滯礙難行,其中最重大的缺失即考招新制才實施第一年就決議要修正恢復要於114學年度的「分科測驗」恢復的「數乙」,以及本文中所述及的「個人申請」的成績參採和「分科測驗」廢考國、英造成的高三下學期教學現場的混亂失序的問題。分科測驗不考「數乙」,造成社會組同學升學處於更弱勢的位置,嚴重影響社會組學生的升學權益;分科測驗不考「國文」、「英文」不但沒有減輕學生的升學壓力,反而造成高三下教學現場的混亂,弱化學生的語文能力。而新制考招,將「個人申請」入學延後到六月中才放榜,但是七月中就要辦理「分科測驗」,對於那些把升學賭注放在個人申請的同學,一旦六月中才確定落榜,要在短短一個月之中調適心態,準備因為製作備審資料而荒廢的高三課業才面對七月中的「分科測驗」,那真的是非常的殘忍和困難。整體而言,考招新制的許多調整,到頭來其實都是為了改而改,不但勞民傷財,許多當初預設的目標不但沒有達成,反而造成教學現場上更多的混亂,學生的壓力也絲毫沒有減少。上述的問題,其實在正式決策前,基層皆有提出不同的意見和提醒,但是同溫層決策模式和主責的長官、學者們的傲慢心態卻總是選擇忽略。期待部長能真正走到基層,放下身段聽聽基層真正的心聲,解決目前高中教學現場的亂相,那才是我們國家教育之福。
*作者為現職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