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明慧告訴DW,反修例運動過後,紀念六四在許多港人心中有了新的意義。對她來說,六四「已經不只是歷史的傷口,而是我現在活生生、現在流血的傷口」。
「過去六四的時候,我第一個會想到的是當年犧牲的學生,我會想到天安門母親,還有內地的維權人士,但這幾年每到六四,我會特別想起香港的朋友。因為他們有部分還在監獄,依然在等待審判,也有在未經審訊的情況底下被關押超過2年了,特別是(前支聯會)主席李卓人、何俊仁還有鄒幸彤,被控煽動顛覆國家政權罪,面臨10年甚至終身監禁。」
她說,希望藉《5月35日》向台灣觀眾傳遞警號:「中共專制政權其實是會影響到台灣的…希望它能連結大家,讓我們維持一個普世價值觀,不是單純圍繞著六四,(而是)我們怎麼去連結,爭取民主和反對專制政權。」
對於《5月35日》移師台灣,DW日前聯繫原著莊梅岩詢問看法。她表示自己正忙於新劇本創作,暫時無暇接受訪問。不過,在被問及能否贈言在台觀眾時,她答覆,2019年後香港發生的社會運動及其後發生的一切,讓她明白了市民質素、傳媒、教育、記錄歷史的重要。
莊梅岩說,她希望向觀眾傳遞:「作為香港人,我深感曾經活在資訊開放、言論自由的社會之幸福。我希望關心六四真相的人,也會關心世上其他不公義的事情,但最重要的是,好好保重,看美好的事,看正義彰顯。」
台灣版《5月35日》的導演鍾伯淵則向DW表示,如何呈現「台灣縮影」是改編時的首要思考。他說,儘管舞台劇講述中國的六四故事,但當演員說著台灣國語或原住民腔調、不時冒出台語時,觀眾很可能會錯覺,「這真的在講一個台灣的故事」。
此外,台灣版使用了3首台灣戒嚴時期禁歌與太陽花學運歌曲〈島嶼天光〉,「也讓觀眾聯想到,這個故事在講的是一個威權壓迫下的悲劇。台灣其實依然在面對的是轉型正義,還有很長一段路正在進行當中。」
鍾伯淵說,台灣如今自然而然地享受民主多元或自由平等,但有時候可能會遺忘,「如何透過演出讓大家知道其實它得來不易,或者是在自由的狀況底下,如何避免下一次受到壓迫的時候才有所作為,其實我覺得是這個作品反映的最大意義。」
國際特赦組織台灣分會長邱伊翎則表示,希望藉舞台劇令台灣觀眾更了解六四,並關注中港人權現況。
學者:記憶抹除不容易
近年,台灣成為兩岸三地唯一能自由哀悼六四的地方,紀念活動多了不少「港味」。除了《5月35日》,「國殤之柱」的複製雕像去年也在台北的自由廣場再次矗立。
台灣中研院研究員、台灣清華大學當代中國研究中心主任林宗弘向DW表示,六四事件本身就是「記憶與遺忘的鬥爭」。當香港的六四記憶被鎮壓,海外港人在台灣正透過各種方式延續這份共同記憶,並轉化為對抗北京極權的抗爭符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