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嚴迄今已有31年光景,白色恐怖的歲月看似遙遠,但當時產生的威權意識,其實仍未徹底消除,甚至仍可能在校園內、課堂上對受害者後代造成二度傷害?對此,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委員彭仁郁說明,對許多受難者子女來說,他們的長輩受到國家暴力的壓迫,當時更被指認成暴民、江洋大盜,在沒有外在的真實參考框架可以參考時,很難擺脫國家與教育體系這樣的指控,甚至會相信是真的,以為自己就是暴民、匪諜的後代,並因此覺得抬不起頭來、被同儕排擠等。
十二年國教新課綱課審大會13日決議,在社會科部分,要求研修小組在不增加教學總節數前提下,檢視與歷史正義、轉型正義有關條目是否完整、妥適,並進行調整與補充說明。對此,促轉會除表示肯定外,也表示另一關注焦點是教學現場對「威權意識形態再生產」的無意識運作,往往會對政治受難者子女帶來二度創傷,甚至可能引發精神症狀。
然而看似艱澀的「威權意識形態再生產」,實際上到底是什麼樣情況?對此,具備心理學背景,關注政治暴力受害者心靈撫慰的促轉會委員彭仁郁指出,比方說4、5、6年級生從小被教導國家是中華民國,地圖就像是一片秋海棠,國家透過教育從小重複這樣的自我認識,以至於很多人在講到台灣時,有點難說出這是一個國家,「好像不講中華民國就會覺得怪怪的,這就是威權意識形態再生產的一個部分,它會形成自動化的自我審查過程,也就是一種無意識運作。」
彭仁郁接著再舉例,比方過去一直教小朋友要犧牲小我、完成大我這一類的格言,或是像兒歌《哥哥爸爸真偉大》,這些都會在潛意識留下痕跡,控制人們怎麼思考、行為,和定義自己。
文化創傷:學會歧視自己的文化 日後卻沒有能力找回來
而從文化創傷的角度來說,彭仁郁以自身經驗舉例,她是客家人,小學以前都跟外婆講客家話,但上小學後,爸媽擔心在學校會被罰,開始只跟她講中文,她也因曾被老師指正中文發音,很努力消去自己的客家口音,後來甚至會以被人說講話字正腔圓、像外省人而開心,覺得自己是有文化的人,「這就是你學會歧視你自己的原生處、歧視自己的語言、歧視自己的文化,當你長大要回去尋根時,卻已經沒有能力找回來了,這就是文化創傷。」
彭仁郁指出,這就是一種文化歧視的內化,就像現在很多人會覺得,如果要成為當代的勝利組,就是要會說英文,更早一點的年代就是要會說字正腔圓的中文,所以你就會自然認為說,外表長得怎樣的人、或操怎樣口音的人,比較有資格站在權力的位置,不會的人就比較沒資格參與集體的政治生活,就只能等著被統治,這就是「威權意識形態再生產」的運作,即是養成哪一種人才有統治正當性的直覺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