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讀《拚經濟》 ?
張夏準《拚經濟》一書的最大訴求,就是國民必須先變成經濟公民,才有辦法監督政府怎麼拚經濟。
所謂變成經濟公民,就是參與經濟的集體決策,因為民主本來就是集體決策。台灣陷入悶經濟時正好已揮別威權,同時又眼睜睜看中國進入高成長期,就不免懷疑民主不利經濟發展,經常指責政府:「沒在拚經濟,都在拚選舉。」
其實,先進經濟體的政府也都有拚選舉。美國、英國都有,連新加坡也有。別看新加坡從不政黨輪替,在人民行動黨眼中,得票少於七成就是大挫敗,因此也需要拚選舉,只是他們拚選舉並無阻經濟成長。
其實台灣民主的特色並不是拚選舉,而是台灣人還沒學會做經濟公民。媒體討論經濟往往點閱率不高。「拚經濟」承諾變空洞,因為選民並不關心「拚經濟」三字的內容。
一大原因當然是中國因素。自有總統直選以來,辯論焦點與其說是統獨,不如說是兩岸經貿。一度我們以為「力用中國」就能讓產業升級,或三通就能振興投資,後來都證明是幻想。
其實,經濟體質改善與兩岸經貿完全是兩回事。「戒急用忍」時沒改善體質,並不代表兩岸緊密結合就可以改善。這點甚至跟對岸是不是中國沒關係。波多黎各跟美國結合夠緊密吧,但波多黎各五十年來除了人口外流,改善過什麼經濟體質?
台灣史上最成功的經濟體質改善經驗的確沒靠兩岸,而是靠能幹的技術官僚。當時恰巧是威權時期,因此又有一種迷思,以為威權縱有諸般缺點,卻比民選領導者更容易任用到好的技術官僚。
的確,李國鼎是很厲害的技術官僚。但李國鼎時代除了威權,還有許多條件是今日無法複製,例如「退此一步即無死所」的緊繃氛圍。我們怎知李國鼎成功是因為威權還是緊繃氛圍?以色列的經濟成功,就是結合了民主與緊繃氛圍。
何況,今日台灣悶歸悶,機會依然比六七十年代多很多。以李國鼎才幹,他今日又何必當官,而不是像張忠謀那樣,去當某一產業的經營霸主?
其實,李國鼎帶給今日的最重要啟示,絕不是威權好棒棒,而是像張夏準強調的,經濟學95%是常識,人人皆可具備經濟素養。李國鼎的專業是物理,不是經濟,這卻無阻他做出第一流的經濟規劃。
這點李國鼎並不奇特。新加坡經濟在兩千年後一路成長,狠甩其他三小龍,最大功臣是楊烈國(Philip Yeo),他的專業也不是經濟,是系統工程。
李國鼎、楊烈國的成功,並不代表經濟學不重要。他倆一定有下功夫搞懂國家當前經濟課題。他倆成功,代表拚經濟不必迷信財經專家,因為經濟素養一點都不難養成,看你想不想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