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會讓你無法追蹤所有的新聞發展,無法為咫尺天涯死去的同胞哭泣。儘管如此,我還是想要知道他們的名字。」—艾梅麗娜(Victoria Amelina)
六月二十七日那天晚上,烏克蘭東部戰區城市克拉馬托斯克(Kramatorsk),一家文化界與新聞界人士經常光顧的披薩餐廳,艾梅麗娜正與兩位來自南美洲哥倫比亞的文壇朋友暢談,一枚俄羅斯飛彈從天而降,轟擊餐廳屋頂。艾梅麗娜被一塊混凝土砸中,她仍然端坐在座位上,但是對朋友的呼喚已無反應。混亂中,她被送往醫院,搶救四天之後,她成為這場慘劇第十三位罹難者。
滅國者滅其文化。俄羅斯侵略烏克蘭戰爭去年二月爆發以來,俄羅斯已經成功「消滅」逾六十名烏克蘭文化界人士,一頭紅髮、膚色蒼白、目光灼灼的艾梅麗娜是最新案例。年方三十七歲的她,是烏克蘭最受矚目的青年世代作家之一。正如一位友人的悼詞:「那麼多作品還來不及寫,那麼多故事還來不及說,那麼多日子還來不及過。」
大戰爆發之前,艾梅麗娜在文壇前程似錦,出版多本小說、童書、散文,榮獲國內外多個重要文學獎,作品被迻譯為多國語言。她甚至創辦了一個小型的「紐約文學祭」(New York Literature Festival),只不過此「紐約」非美國紐約,而是烏克蘭東部戰區一座人口不滿萬的小鎮。
大戰爆發之後,艾梅麗娜與四千四百萬同胞一樣,命運一夕丕變,必須做出一生最重要的抉擇。她將寶貝兒子送往鄰國波蘭避難(如今成了托孤),然後回到烽火漫天的首都基輔(Kyiv),開啟新的事業與志業:戰爭罪行調查員。
她接受烏克蘭非政府組織「真相搜尋者」(Truth Hounds)與「公民自由中心」(Center for Civil Liberties)的訓練,「尾隨」佔領烏克蘭領土之後又被擊退的俄羅斯軍隊,爭取黃金時間,調查戰爭罪行。從烏克蘭東部、北部到南部的殺戮地帶,她都留下足跡。
以小說創作的底子來做調查報導,艾梅麗娜得天獨厚,同行推崇她的報告既有文學的感性,又具備「刑事鑑識般的精確」,揭露俄羅斯軍人如何遂行人性最殘忍卑劣的一面。以她自己的話來說:「我無法保護任何人免於俄羅斯砲火的傷害,因此我嘗試對抗他們的謊言。」
去年五月烏克蘭童書作家與詩人瓦庫倫科(Volodymyr Vakulenko)遭到俄羅斯軍隊綁架、刑求、殺害,艾梅麗娜前往東北部小鎮卡皮托利夫卡(Kapitolivka)進行調查,發現好友的一本日記,後來協助出版。今年五月下旬國際出版人協會(IPA)追贈瓦庫倫科「伏爾泰獎」(Prix Voltaire),艾梅麗娜代領獎時感慨好友「死於俄羅斯企圖抹滅烏克蘭人的民族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