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紀宇專欄:以痛苦吶喊換取生命喜悅

2023-07-08 06:20

? 人氣

短短一個月之後,艾梅麗娜以身殉之。調查戰爭罪行,死於戰爭罪行;為歷史保留證據的人,本身成為歷史鐵證。求仁得仁,此之謂也。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一九八六年一月一日,艾梅麗娜生於烏克蘭西部大城利維夫(Lviv),四個多月後車諾比(Chernobyl,位於烏克蘭北部)核災爆發,三年後柏林圍牆倒塌,蘇聯共產帝國踏上崩潰末路。但艾梅麗娜的家庭說俄語,她從小被教育成一個「俄羅斯人」,世界的中心是莫斯科而非基輔,連做禮拜的教堂也是俄羅斯東正教。

一直要到十五歲那年被選派到莫斯科參加一場俄語競賽,面對俄羅斯文化的強勢壓迫,她才驚覺自己的「烏克蘭人」身分。她形容烏克蘭的歷史「複雜、痛苦、大起大落」,許多人(包括她的家庭)長期在兩種國族身分認同之間遊走、掙扎,始終欠缺一個共同的、真正的「故事」,只能選擇沉默,或者相信俄羅斯的宣傳。

2023年7月4日,烏克蘭各界為死於俄羅斯飛彈攻擊的女作家、戰爭罪行調查員維多利亞(Victoria Amelina)舉行葬禮(AP)
2023年7月4日,烏克蘭各界為死於俄羅斯飛彈攻擊的女作家、戰爭罪行調查員艾梅麗娜(Victoria Amelina)舉行葬禮(AP)

二〇一三年十二月「尊嚴革命」(Revolution of Dignity)登場,在親俄羅斯政權的暴力威脅之下,艾梅麗娜和無數同胞走上街頭,清楚宣示民族與國家的定位:與歐洲整合,拒絕淪為俄羅斯、白羅斯之類的專制威權落後國家。俄羅斯隨即發動侵略,佔領克里米亞(Crimea)與頓巴斯(Donbas)。當時歐洲的軟弱反應很讓烏克蘭人失望,甚至覺得遭到背叛。八年之後,考驗再度降臨,烏克蘭再度被逼到深淵邊緣,所幸這回歐洲伸手接住,知道烏克蘭人在為自身而戰的同時,也正是為歐洲而戰。

艾梅麗娜形容,這場戰爭讓烏克蘭人總算在歐洲找到真正的「家」。只是隨著戰局陷入血腥拉鋸,歐洲是否真的能相挺到底?是否會再度「背叛」?無論歐洲堅持抑或擺盪,像艾梅麗娜這樣的烏克蘭青年世代,很清楚自己沒有別的選擇。

遇害前一個多月,艾梅麗娜接受訪問,解釋她與同胞為何要如此風塵僕僕、大聲疾呼:「我們不能做任何妥協,我們不能放棄頓內次克(Donetsk)、盧甘斯克(Luhansk)、克里米亞。因為我們知道佔領區的情況,佔領比戰爭還要可怕⋯⋯讓世界聽見我們、瞭解我們,無比重要。」

遇害當時,艾梅麗娜正在寫一部記實之作,書名暫訂《戰爭與正義日記:面對那些面對戰爭的女性》(War and Justice Diary: Looking at Women Looking at War),為像自己一樣的女性戰爭罪行調查員留下身影,讓後世知道,烏克蘭女性在這場徫大的衛國戰爭中的貢獻。

2023年7月4日,烏克蘭各界為死於俄羅斯飛彈攻擊的女作家、戰爭罪行調查員維多利亞(Victoria Amelina)舉行葬禮(AP)
2023年7月4日,烏克蘭各界為死於俄羅斯飛彈攻擊的女作家、戰爭罪行調查員艾梅麗娜(Victoria Amelina)舉行葬禮(AP)

紀實之餘,艾梅麗娜近年中也開始寫詩,這首〈烏鴉之詩〉(Poem about a Crow)正是她的自我寫照:

喜歡這篇文章嗎?

閻紀宇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