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緬甸若開邦爆發羅興亞危機,至今已迫使超過70萬人逃離家園,原本主修電腦科學的緬甸女孩宗希,選擇透過藝術創作,試著讓緬甸人看見民族多元的樣貌,而談到全球關注的羅興亞人問題,宗希直言,儘管軍政府同意成立民選政府,但軍方仍掌握大權,暗示有心人士藉由衝突不斷,讓當地人民無暇顧及自身利益,2013年建成的中緬油氣管線就是一例。
探視颱風災民而踏入藝術圈
來自緬甸舊都仰光的宗希(Zoncy)給人開朗活潑的印象,她這次來台灣參加台北表演藝術中心舉辦的「亞洲當代表演網絡集會」(簡稱亞當計畫,ADAM)活動。原本在仰光資訊大學(University of Computer Studies)主修電腦科學,怎麼會踏入藝術領域?宗希用輕柔的語氣回憶說道,2008年大學畢業的她面臨工作難找的情況,而在一次風災後,她前往受創的某個村落探視災民,因緣際會下得到攝影記者的工作,開啟了她保存緬甸少數族群文化及歷史的路。
「緬甸人怎麼看待生活?對年紀40歲以上的人而言,生活充滿戰亂衝突」,提到全球關注的羅興亞危機,宗希娓娓道來衝突背後複雜的種族問題。她表示,少數民族受壓迫的情形已有很長的歷史,因為若開邦的主要民族「若開族」(Rakhine people)以前很有錢,羅興亞人則是他們的僕人,不過若開邦之後逐漸變得貧窮,若開族心中卻仍認為羅興亞人地位低下,無法接受兩個族群生活在同一個空間裡平起平坐。
2012年5月28日傍晚三名羅興亞男子人搶劫、姦殺一名若開族女性,引爆大規模衝突。當地媒體以斗大的標題「三名孟加拉穆斯林性侵一名若開女佛教徒」持續煽動族群仇恨。6月3日一群若開邦佛教徒民眾以兇手在車上為由,攻擊一台載滿羅興亞人的公車,導致10名羅興亞人的死亡,隨後引發羅興亞人的報復行動。雙方開始一連串的互相攻擊,若開邦政府開始在當地部屬軍隊試圖控制騷亂,依然接二連三發生衝突,最終暴動雖然獲得控制,但仍有29人傷亡,估計約有3萬人因此流離失所。
民族問題要一層一層檢視
對於緬甸不給予羅興亞人公民身分,宗希解釋,緬甸曾想給予羅興亞人公民身分,但當時羅興亞人同時要求緬甸政府,承認他們是若開邦的少數民族,此舉遭到若開邦其他民族反對,導致羅興亞人至今仍無緬甸公民資格。至於緬甸視羅興亞人為來自孟加拉的非法移民,宗希也委婉表示,歷史上羅興亞人有多次遷移,很難明確定義他們來自哪裡。
宗希強調,緬甸境內的種族衝突必須一層一層的剝開檢視,無法簡單的看待整個事件,像是羅興亞危機,她提到歷史上的尊卑關係外,當地民眾因為當時的性侵事件,憂心會失去自己的宗教信仰,加上羅興亞人一直處於弱勢,自然獲得國際非政府組織(NGO)的大量援助,種種原因讓其他民族怒火中燒,「時間會說明一切,主要就是人心和民族間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