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至陳水扁執政時期,起用杜正勝擔任教育部長,歷史科經歷了「95暫綱」與「98課綱」兩次調整,論述上採用了杜正勝倡議的「同心圓史觀」。什麼是「同心圓史觀」?杜正勝在《一個新史觀的誕生》文章中這樣說:「以台灣為中心,一圈圈往外認識世界,認識歷史」,「由內到外,從鄉土史、台灣史、中國史、亞洲史到世界史,循序漸進」。平心而論,「同心圓史觀」是符合人類生活經驗的,從自己最為親近的地方逐步向外理解。
杜正勝進一步闡釋:「台灣的中國人既已經承認中共政權,不再自命為中國的正統或中國文化的主流。而在政治上,不論『台灣國』或『在台灣的中華民國』,都是獨立的政治實體」,因此「過去那套以中國為主體的史觀有可能會成為台灣的『緊箍咒』,非奮力突破不足以生存」。由此可知,「同心圓史觀」的橫空出世,不是學術上的突破或創見,而是配合著李扁兩朝從「特殊兩國論」再到「一邊一國論」的政治操作,從而落實到歷史教科書之中,為受教者打造出新的國家認同想像。
馬英九時期的歷史課綱調整,也沒有扭轉同心圓史觀,而僅僅在字句上「動手腳」,例如在慰安婦前面加上「被迫」兩字,但諸如此類的「微調」,也被認為是在「洗腦」學生,而遭遇了大規模的社會批評聲浪。反對者所提出的理由,莫過於質疑「台灣史真是中國史的一部分嗎」、「黨國幽靈仍宰制台灣」,更不認同「中華文化」在課綱中被視為台灣主流文化。從這些意見中不難看出,歷史課綱的論戰是赤裸裸的政治博弈,藍綠雙方都在競逐這塊意識形態戰場。
蔡英文上任之後不到一個月,當時的教育部長潘文忠隨即簽署命令,廢止馬英九版的微調課綱,使其還未施行就胎死腹中。此次「108課綱」從草案到審議,可以視為蔡英文政府意志的體現,先不論中國史與東亞史之間的糾葛,台灣史的部分就在「現代國家的形塑」主題之下,特別強調「台、澎、金、馬如何成為一體」以及「台灣追求自治與民主的軌跡」兩大項目,契合了民進黨長期以來的自我認知與史觀價值,歷史課綱再次被推上政黨對立的最前線。
中國變成外國 主體迷茫
必須注意的是,從《認識台灣》教科書到「108課綱」,中國史在其中究竟意味著什麼?很顯然的,中國經歷了一個從主體轉化為客體,以及從自我轉化為他者的過程。且在台灣歷史教科書的語境中,「中國」根本不是中國大陸認知的範圍與邊界,也不是台灣現行憲法體系所定義出來的「中國」,而是與台灣沒有法律政治關係的「外國」。
由於「中國史」的性質被悄然重構為「外國史」,因此具有獨立傾向的台灣執政者當然對「去中國化」的罵聲毫無畏懼,也不需要處心積慮地在歷史課綱與教材中完全消滅中國史。在此脈絡之下,新課綱為中國史穿上一件東亞史的外衣,教育部當然會理直氣壯的表態:我們沒有去中國化!
但值得追問的是,在不斷褪去中華民國外殼,又不敢開口說出台灣共和國的窘態之下,躡手躡腳地抽空歷史教育裏的中國內涵,且持續淡化、切斷兩岸之間在歷史與文化的連結,拒絕把台灣視為中國歷史的有機組成部分。那麼,台灣得到的是主體性的提升?還是虛無蒼白的自我迷茫,反而落得「自我矮化」的結局?
台灣其實有著足夠且豐富的歷史資源,爭取作為「中國」範疇之中的主體地位。自鴉片戰爭以來中華民族處於內憂外患,卻又同時走在救亡圖存的復興之路上,台灣既有著反抗殖民的光榮進步傳統,同時代表著另一種迥異於中國大陸的現代化經驗。台灣以漢人為主體的中華文化,還融合了原住民與外來的西方、日本等多元文化,把中國傳統的「多元一體」格局撐得更厚實。
存在於台灣歷史之中的主體優勢,被醉心於政治鬥爭以及做著獨立美夢的政治人物給全然遺忘了。不可否認,歷史課綱與課本都是政治的產物,是國家機器的傳聲筒。但在這場上演了20年卻難以謝幕的課綱混戰中,是否該把做選擇與判斷的權利還給青年學生,以光明磊落、不卑不亢的態度說清楚包括了國共內戰、兩岸分治在內的複雜歷史脈絡,徹底擺脫政治博弈的夢魘。
*本文原刊《多維TW》月刊034期,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