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美能讓G7集團成為其扈從團體,追隨美國處罰俄國、對抗中國,但金磚國集團成為中國抗衡美國與G7的武器之可能性不高─中國當然希望如此,但因為中國尚無此力量強迫其它國家追隨,其它國家的利益亦不在此,因此不可能作到。對大部份加入的國家而言,最重要的意義與利益就是:避險、分散風險、追求左右逢源。
如果這些國家因不合美國(及西方)的利益、價值而被制裁,金磚國集團有可能提供避險。這個避險最明顯的就是金融面,美國及西方對俄羅斯的金融制裁,其實是一個非常「勵志」的教材,鼓勵許多國家心生「去美元化」的想法。數月前曾傳出這次金磚國峰會要討論成立金磚國的貨幣以「去美元化」,但現在的說法是成立金磚集團貨幣不在議程上,「此次峯會的焦點不是全面推動「去美元化」,而是尋求達成一項協議,即金磚成員國應該越來越多地使用本幣結算彼此間的貿易」。
這種思維與作法是更務實,成立貨幣的難度、各國之間經濟與發展差距,都讓成立貨幣的想法顯得不切實際,以本幣結算是容易作到的目標,事實上以本幣結算貿易的「去美元化」已在進行中了。
至於中國投入與支持金磚國集團的壯大,還是可得到龐大的地緣政治利益。中美開展的地緣政治鬥爭,在不同領域進行,以經貿及產業領域而言,美國以IPEF、晶片聯盟等圍堵,但中國因為RCEP的上路,雖然中國不可能完全掌控RCEP,但卻能因此避免被圍堵與孤立,原本的中歐投資協定也有此效益,但之後未能上路,而美國很明顯就是力阻此協定。
金磚國集團擴大成員、壯大力量,雖然不會完全成為中國對抗美國的工具,但作為金磚國集團的老大,中方會有許多運作空間,有此後盾也不用太擔心歐美的圍堵,媒體引述中方官員的說詞「擴大金磚國家成員,在全球GDP中的比重與G7相當,那麼我們在世界上的共同聲音將會變得更加有力」,很明顯的展現其思維。
不過,長期來看,金磚國集團的實力、影響力,最終還是可能壓過G7集團,原因無他:量體大。現在金磚5國GDP規模占全球比重近3成、人口占全球42%、土地占26%,經濟規模雖然仍不如G7,但其成長態勢強過G7,經濟規模終會超越,增加新成員則加速進程;G7以占全球10%左右的人口量,要繼續「號令全球」會越來越難,未來也會有越來越多「南方國家」擠進全球前10大經濟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