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謬的「非核家園」觀念
綠營自詡的非核家園,只是掩耳盜鈴,因即使不用核電,核醫藥等還是產生核廢料。至於綠委賴品妤「(核四)重啟個屁」,洩漏其利益衝突與素養外,她可知福建福清核電廠離台164公里而台灣南北395公里,家園怎麼非核?
在野黨提起用核電,綠營嗆「核廢料怎麼辦?」,但核廢產生速緩而體積少,例如,在核一廠,僅佔全廠土地的千分之一。英國統計顯示,核廢料的產生量(約1%)遠低於戴奧辛等其他工業有毒廢棄物(約99%)。低階的(手套等)輻射量低而核種半衰期短,容易隔離,根本不值得擔心。
該善用高階核廢
高階核廢(用過核燃料)呢?其量甚少,例如,在核一廠,僅佔全廠土地的千分之一。綠營該擔心的實為戴奧辛與PM2.5等巨量有毒廢棄物。環境中,核廢經衰變而劑量遞減,但其他毒物長存。核廢不該掩埋而應善用,因其96%可為新燃料,剩餘4%使用加速器驅動次臨界核反應爐,以快中子讓高階核廢料轉化變種(transmutation),既可消除放射性又可發電,因此,核廢一詞來自不知如何利用,又害怕輻射。科技日新月異,處理技術日趨便宜,核廢量很少,實在不急著處理,並非反核者喧嚷的無法處理。
鈽彈不必用核廢
其次,高階核廢可製造原子彈嗎?原子彈燃料有兩種,一是鈾-235,二是鈽。鈽彈的原理包括兩階段,首先是「內爆」,以化學炸藥將鈽壓縮,接著產生中子(引發連鎖反應)的「爆炸」;所有程序必須精準地在百萬分之一秒內完成。若爆炸早於內爆完成前,則鈽彈威力將大大減低。
鈽燃料(鈽-239)來自核反應器中的鈾-238,但是若鈽-239留存在反應器中太久,它會變為鈽-240(會產生太多中子而使鈽彈失效,不適合當核彈原料)。因此,「反應器級」鈽的威力差,又不可靠,也難以設計和製造。
相反地,「武器級」鈽來自核反應器中三十天內即「取貨」。若想從美式核電廠三十天內拿出鈽,則非常不切實際,因為移開燃料需要三十天停機,並且高溫高壓複雜設施昂貴。務實的作法是另建「產生鈽的反應器」,其架構「方便與迅速」遷移燃料,因此為攤開形狀,燃料製作費便宜,因為常壓低溫下反應,使用天然鈾(而非核電用的昂貴濃縮鈾),產生的鈽量也更高(四倍)。產生鈽的反應器的建造費用只有核電廠的十分之一,也可更快速完工。
核電廠需受國際原能總署等組織隨時檢視。鈽反應器體積小而易隱蔽又不受檢。可知,要建造核彈者實在不會走核能電廠的方式生產鈽。擔憂核武擴散而追究核廢者,可說弄錯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