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走出自己的路─沒有合意統治傳統,不表示沒有問責觀念:《民主的擂台》選摘(3)

2023-09-11 05:10

? 人氣

2022年10月22日,中共二十大閉幕式。(資料照,美聯社)

2022年10月22日,中共二十大閉幕式。(資料照,美聯社)

早期民主得以順利存續的原因之一,就是當時還沒有中央政府能夠強加外力。現代民主沒有這個條件,現代人每天一睜開眼,就得遵守中央官僚各種強而有力的規定。要如何在這種狀態下將權力還給人民,是現代民主的大問題。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美國國家力量增長的危險性

也許在美國建國之初的好一段時間裡,力量薄弱的中央行政體系都還能順利保護人民。後來在爭論是否建立聯邦政府時,反對方認為允許聯邦政府提高稅收、建立自己的軍隊,可能會讓國家陷入暴政。不過從現代的角度來看,反對方似乎有點杞人憂天,畢竟一七九四年在賓州西部鎮壓威士忌暴動(Whiskey Rebellion)的軍隊,完全無法壓制整個美國的民主。當時的中央行政機關力量根本就不夠強。

但當代就不一樣了,如今像美國這樣的現代國家如果落到有心人士的手裡,似乎真的可以用來建立專制統治。對此,有些人認為不用擔心,因為現代的美國政府極為複雜臃腫,沒有任何人能夠順利掌握。泰勒.科文(Tyler Cowen)就持這種看法,他還說雖然聯邦政府聘雇大量員工(二○一三年高達二百一十萬),但大部分員工具備的技能,都不太適用於獨裁政權。

不過雖然美國聯邦政府的員工技能沒那麼適合獨裁統治,美國總統卻在很多重要事項上獨攬決定權。有些人認為總統的大權可能會威脅到民主,有些人則認為這種事情在立法與司法的權力制衡下,其實不可能發生。理查.紐斯塔特(Richard Neustadt)在一九六○年曾經提出一個著名的觀點:在美國的體制下,總統不可能光靠自己的看法決定事務,若想順利施政,一定得說服其他人。這聽起來有點像本書之前提到的早期民主國家。但紐斯塔特描述的狀況是一九六○年,總統行政命令的管轄能力在那之後擴張了非常多,而且立法機關彼此之間權力制衡,又讓總統的實權變得更大。當國會意見不一,總統的行政命令就更可能順利執行,不必擔心被國會撤銷。諷刺的是,這些行政權力有時候是由歐巴馬這種實在沒什麼威權傾向的總統所擴張的,但權力擴張了之後,卻被川普這種總統拿來利用。這不禁讓人想起第六章的中國:宋朝的開明皇帝為了順利施政而將權力集中至中央,結果同樣的制度,後來被明朝用來建立專制帝國。

事情先後的重要性

在討論國家力量的威脅時,還有一件事很重要:國家力量要是先壯大起來,民主就很難生根。無論是早期民主還是現代民主都顯示相同的模式,在歷史長河中,國家只要先出現強大的官僚體系,之後就不太可能長出民主。這種現象政治學家傑可布.哈里里(Jacob Hariri)稱之為「建國初期的獨裁遺緒」。例如埃及的官僚體制,就可以說是擁有五千年的悠久歷史,而埃及似乎也因此多次與民主失之交臂。伊拉克也是個例子,伊斯蘭國控制伊拉克大部分地區時,刻意拉攏了既有的官僚機構化為己用。前朝的國家力量若是強大,繼承者就容易同時接受權力與專制。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