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二十國集團(G20)峰會主辦國擁有兩個正式名稱:India(印度)和Bharat(巴拉特,又譯:婆羅多)。前者源自該國的英國統治時期;後者則源自梵語,具有神聖、悠久的歷史。因此當發送給峰會來賓的晚宴邀請函,將印度虛位元首總統穆姆署名為「巴拉特的總統」,引發了有關更改國名的傳聞。
根據慣例,印度官方英文文本中使用國名「India」,而在印度語版本中使用 「Bharat」。然而G20邀請函(使用英文)中,將總統穆姆(Droupadi Murmu)稱為巴拉特(Bharat)的總統。有些人稱讚這是「Bharat」擺脫殖民歷史的勝利,但也有人批評這是印度政府災難性的虛榮工程。
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偏好使用梵語名稱,而他的核心支持者,即印度教民族主義者,也持有同樣看法。莫迪已叮囑內閣部長要避免在國名問題上引發政治爭議,並指出「巴拉特」是國家的古老名稱。反對派則指責莫迪政府未經公眾同意即放棄「India」,只使用「Bharat」作為國家名稱。
印度烏爾都語(Urdu)媒體《西亞薩日報》(The Siasat Daily)指出,莫迪政府考慮刪除憲法中的「印度」一詞,引發了巴基斯坦是否會使用「印度」名稱的問題。多家印度媒體報導,巴基斯坦民族主義者曾主張「印度」指的是印度河地區,因此印度境內有部分輿論擔心,如果「印度」國名在聯合國層面正式被取消認可的話,巴基斯坦可能會乘機改名為「印度」。
印度這個國家
1947年,當英國的統治最終被推翻時,印度表面上有三個並存的名字,每個名字都有自己的歷史、內涵和合法性。當時在英語中,這個南亞巨國被稱為印度(India),而在印度語中,它也被稱為巴拉特(Bharat)、巴拉塔(Bharata)和印度斯坦(Hindustan)。
「印度」源自古梵語「Sindhu」,指的是印度半島北部的「印度河」(Indus River),這條河流對古印度文明的發展至關重要,當古希臘人和其他外國人來到印度時,他們將「Sindhu」音譯為「Indus」,成為英語「India」的詞源。「印度斯坦」則被波斯人、希臘人、德里蘇丹(阿富汗古爾王朝)和蒙兀兒人使用了數百年,用來指代印度半島北部和中部的大片土地。
關於「巴拉特」的起源,有多種不同的說法。它可能源自梵語詞彙「Bharata」,意為「火」,在印度文化中,火被視為一種神聖、淨化的元素。印度媒體「世界一體新聞台」(WION)指出,它也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500年的古梵語文本《梨俱吠陀》(Rig Veda),其中提到「Bharata/婆羅多」氏族是佔據現今被稱為北印度地區的主要部落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