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若有一點初級會計知識的話,要瞭解這個就更簡單了:在國際收支帳中,一般的投資活動,借貸都會記入金融帳,因為借貸相抵,所以不會對金融帳餘額造成影響。會改變金融帳餘額的,就只能是與經常帳相關的交易,如貿易進出口或者是投資所得等等。此時借貸雙方,有一方會記入經常帳,另一方則會記入金融帳,經常帳與金融帳的餘額因此同時受到方向相反但數量相同的影響。兩者合計仍然可以達到平衡。
那,有些國家同時有經常帳與金融帳雙順差或雙逆差,又是如何達到國際收支表的平衡?這就要談央行的角色了。
在前面的說明中,筆者對金融帳採用最寬鬆的定義,把非金融資本與央行的外匯準備都包含進去。而一般媒體與央行所指的金融帳,則是單單指民間(私部門)的金融資產變化,並不包含央行的外匯準備,也不包含比重極低的非金融資本帳。簡單的說,如果央行「買很大」,是可以把原先淨流出的私部門金融帳,買成淨流入的。我們用一個簡單的例子說明:
某製造商出口價值一億美元的產品,從外國買家收到了一億美元。這時經常帳會記載出口一億美元的貿易順差。同時呢,該公司的外國資產也增加了一億美元。國人外國資產的增加,依國際收支的定義,就是金融帳上的流出。於是台灣的(私部門)金融帳就記錄流出一億美元。這時如果央行美金買很大,不但把該公司的貨款一億美元用台幣買走,連同該公司原本的外幣存款也買走一千萬美元,此時台灣私部門擁有的外國資產就比出口前還減少了一千萬美元,依國際收支規則,民間的外國資產減少,就屬於私部門金融帳上的流入。此時經常帳與私部門金融帳屬於雙順差(貿易順差+民間外國資產減少)。但若公私部門合計,台灣整體持有的外國金融資產還是增加一億美元,也就是原先出口(經常帳順差)賺來的外國資產增加(金融帳流出)。
這個例子說明了:想要擁有經常帳與(私部門)金融帳雙順差,央行必然要大量購買外匯。同樣地,一個國家要是有經常帳與(私部門)金融帳雙逆差,該國央行也必定外匯賣很大。經常帳金融帳不管是雙順差或雙逆差,都必然伴隨外匯干預。這也是國際收支平衡法則(Balance of Payment Identity)所說:
經常帳餘額+金融帳餘額=央行準備部位的變動(外匯干預的程度)。
結論是:金融帳餘額淨流出,就是一個會計現象,其主要原因與媒體宣揚的「缺乏投資意願」風牛馬不相干。而國外對國際收支的討論,也甚少專注在金融帳餘額上,因為金融帳餘額不過是經常帳餘額的對應(counterpart),一般金融投資活動,是不會影響金融帳餘額的。又如國際組織與媒體在界定何謂資本輸出國(capital exporter)時,甚至是以經常帳盈餘(current account surplus)為標準而非金融帳或資本帳。但在台灣劣質的媒體環境下,大家要的只是「資金外逃」的標題,來一場看數字說故事大賽。要知道金融帳淨流出的真正意義,反倒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作者為大學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