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敬一《公平五論》:快速趨向不公平的台灣 令我心痛

2015-05-11 06:00

? 人氣

台灣是加速不公平的國度嗎?(網路圖片)

台灣是加速不公平的國度嗎?(網路圖片)

「台灣其實是一個『快速』趨向不公平的國家。1945年國民政府自日本人手中接管治理,日本人的大財團、大企業全都成為國營事業。相對於歐洲大陸、中南美洲、印尼等有數百年家族裙帶勢力陰影的國家,我們七十年前在公平面真的是一張白紙,完全沒有大號的既得利益者。七十年間從絕對公平快速惡化到今天,我們的政府該慚愧,制度更該檢討。」這是令我心痛的感觸。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貧與富,你在哪一邊?(網路截圖)
貧與富,你在哪一邊?(網路截圖)

(一)靜態與動態公平之辨

最近有些朋友想要參政,其所提「政見」之一,就是改善台灣社會的不公平。至於要怎麼做才能改善不公平,目前我所看到的論述還相當單薄,除了改革稅制之外,其他方面的政策構想並不多見。諾貝爾獎得主Stiglitz最近提出了改善美國不公平的三個解方,除了「稅制」一點有交集之外,其餘都未必與台灣情境契合。

對於台灣社會的不公平,我寫了書、發表了文章、到處給演講,但是多著重在分析現狀,對於稅制改革以外的建言,也甚少著墨。現在,就讓我提出一些粗淺看法。

公平其實有兩種意涵,其一是靜態的,看看在任何一個時點的所得分配平均與否。例如2014年如果台灣最高所得的1%人其所得佔社會總所得的百分比過高、或是最高所得5%與最低所得5%的所得比差距過大,那麼我們就說台灣社會靜態的所得分配不太公平。公平的第二種意涵是動態的,其意義是希望父母屬中下階層者,只要其子女夠努力,仍然有很大的機會往上攀升;而富有的父母其子女不長進、不努力的,也該有很大的機會一蹶不振。一個動態公平的社會,不應產生Thomas Piketty所批評的「財富世襲」現象,應該是「富不過數代」的。

靜態與動態的公平觀概念上是相關的,在租稅制度上也有交互影響。例如累進所得稅有助於壓抑靜態的所得分配不公,同時也使得富人父母得以掖助子女的錢減少,所以亦有助於促進動態公平。但是單純靠所得稅制度未必足夠改善社會不公,因為所得統計資料顯示,即使所有國家都有累進的所得稅制,誠如WTID(world top income database) 資料庫所顯示,各國的高所得者所佔的所得比例還是持續在攀升。當富有者的所得份額變大了,當然他們的影響力也會增加,而澤被後世的機率也會提高,也就不利於動態公平。正因為如此,Piketty才會認為現有稅制還不夠,建議在現有所得稅制之外,再加課「資本持有稅」。

雖說靜態與動態公平是相關的觀念,你若問我,靜態公平與動態公平何者比較重要?我個人更重視動態公平。為什麼呢?這背後可能有一些個人偏見,但也有些道理。對於何謂公平通常言人人殊,但是以下則是少有的一項客觀證據,呈現出社會大眾對於財富世襲的不以為然。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