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霸凌 原來我們都搞錯5件事

2015-05-28 10:00

? 人氣

藝人楊又穎輕生事件,讓社會對霸凌開始省思。(取自楊又穎臉書)

藝人楊又穎輕生事件,讓社會對霸凌開始省思。(取自楊又穎臉書)

當霸凌,已經成為連美國白宮都重點關注的現象時,我們對霸凌的理解與應對能力,卻是少得可憐。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以下5個迷思,將能幫助我們全面理解網路霸凌,這個正在我們四周蔓延的「病毒」。

迷思一:被霸凌,一定有犯錯?

錯!找出被排擠原因,根本沒有意義

當聽到孩子被霸凌時,千萬不要直接問他:「為什麼?」

日本權威臨床心理學家山脇由貴子在《教室裏的惡魔》一書中強調,被霸凌的孩子,內心非常敏感,一句傷害度一級的話語,對他們造成的傷害可達10倍。如果連父母都質疑自己,孩子也會認為,自己是否真的做錯事。

你的孩子,可能只是行為、嗜好與班上其他人有所不同。但這些不同之處,在別的班級中卻可能完全合宜。所以,執意找出被排擠的原因,根本無意義。

迷思二:家庭緊密能抗霸凌?

錯!親子越好,孩子越不想父母擔心

因霸凌而失去高一獨生女的母親小森美登里,喪女之後,寫下《一個沒有霸凌的教室》一書。她以自身經驗告訴讀者,並不是親子溝通良好,孩子遇到任何事情都會想要找父母商量。

小森美登里認為,越是親子關係良好的家庭,孩子越是喜歡父母、越不會把在外的人際問題帶回家。父母要做的,不只是察言,還要觀色。

迷思三:強勢反擊一定有用?

錯!以暴制暴,施暴者更有理由加害

「每個人都會被欺負,你為什麼不能堅強一點?」這句話,可以把一個被霸凌的孩子推向更黑暗的深淵。

從小,孩子就被告誡碰到問題,先選擇忍耐。當他們鼓起勇氣向大人求助卻遭拒絕,心中的羞恥感會讓他們一步一步相信:霸凌雖然痛,但這就是童年的一部分,是我能力不夠;如果發生更嚴重的霸凌,他們將不再求救。

許多家長甚至教導小孩「有仇必報」,覺得強勢反擊就不會被霸凌。教育專家芭芭拉.科婁羅索指出,與其教孩子攻擊,不如教會他「有自信的反擊」。

迷思四:袖手旁觀最安全?

錯!不幫助受害者,事後罪惡感更大

袖手旁觀不會逃過一劫,霸凌事件中的所有人都會受傷。《黑羊效應》作者陳俊欽是職業精神科醫生,他認為旁觀者怕把自己捲入風暴之中,與受害者關係越親密者,就越容易產生罪惡感,這種感覺會跟著孩子一輩子。

迷思五:請假不上課就沒事?

錯!離開是過程,陪伴才有療效

確實,當發現孩子或身邊人被霸凌,專家意見如山脇由貴子與羅東聖母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郭約瑟的建議都是:先離開。

山脇由貴子說,如果發現孩子被欺負,一定要毫不猶豫的替他請假,讓孩子感覺自己有強力後援。這段時間,讓他安心的待在家裡,不要強迫他說出被欺負的細節。

面對網路如影隨形的霸凌呢?郭約瑟說,他也建議孩子暫時斷網,但前提是,父母必須先理解網路社群對孩子的重要性,才能好好溝通。值得注意的是,這個決策,必須是建立在將心比心下的結果。當孩子再度感覺自己是一個人時,他們只能用自己的方式去解決問題,悲劇往往在此時產生。

關於霸凌,其實我們真正要修的,是一堂名叫「同理心」的課。這堂課是所有專家眼中,讓自己與孩子走出風暴的必備解方。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商業周刊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