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〇二三年,《府城一味》再版,則是另一次自我心境釐清後的書寫。《府城一味》出版後,對於被冠上專家一銜,略有不安。此因,對於食物的關注,是興趣也是家學,成為專家並不在原先的設定,我更沒有打算成為引領臺南味的領航者。
這本書我放棄了對美食的追本溯源,也不想說些傳說掌故,我在體驗這些味道時,甚至從未參考任何資料,這其實是我職業訓練中,最擅長的一部分。但用於對府城的生活體驗,或許我們應該試著放棄以上所有的外在權威。
我的初衷乃至於品味的方法,都是盡可能保持跟食物間的對話關係,很簡單也很複雜。簡單是因為我每次都懷抱著單純心情,當個吃飯的人,仔細觀察與品嘗。我想要建立一種直接面對食物的關係,對於食物的品味才能轉化成屬於自己的認同。困難的是,聚眾飲食好友同歡卻是生活樂趣之一,但我對於一但超過了我自己一人的飲食情境,就無從保持著面對食物的清明的感受力。
單一、純粹的情境經常帶有孤獨感,但結果並非悲苦,有時甚或是種在生活中,如何獲致簡單幸福快樂的捷徑。於是,這本書裡的臺南味,經常缺乏熱鬧與喧囂,襯托著味道、技藝與人情的舞臺,總只有一張桌子上的我,或者清晨時分的無人街頭, 以及只有一個人的廚房,但最後,味道都幫我們指引出一條認識臺南的新路。
這不是一般來臺南遊玩的外地朋友,所能輕易看見的府城風景。缺乏我所指出的心境,我所看見的林林總總就不會顯影。在這樣的觀察視角中,新版的《府城一味》增刪了幾篇文章,其中包括了以砂鍋鴨聞名的阿美飯店,知名的海龍肉粽竟然成立了故事館、以及具有軍人與畫家的身分者,如何成為一位廚師的is餐廳。
如果味道能夠成為臺南的靈魂,那它在孤獨的時候,也應該很美。希望這種一味的心境,能夠帶大家看見不同的臺南。這也是《府城一味》再版的原因。
*作者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現任臺南市文化局局長、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曾任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副館長。本文選自作者《府城一味:時間煮字,情感入味,一起來臺南吃飯》(垂涎新版/蔚藍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