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初有幸隨馬前總統訪新加坡,回臺至今,仍被新加坡獨特的風情震撼著。新加坡最令我感到驚奇的,並非吐納來自世界各國船隻、控制麻六甲海峽的新加坡港,亦非擁有世界最美天際線之稱、林立高樓大廈的新加坡城。而是那街道上、巷弄中、商店裡,伸入每個角落的英語普及程度。
「新加坡講英語」,或許對一般人而言,是再基本不過的常識,但當實際身臨其中,卻又有說不出的震撼。一個百分之七十由華人組成的國家,能讓英語普遍到如此,究竟怎麼辦到的?大多數人卻未曾了解過其脈絡;其中多少辛酸,亦早已不被討論。
欲了解新加坡英語化,應先了解其歷史。公元1819年,英國東印度公司成員萊佛士登陸新加坡,並於1824年,正式將新加坡納入殖民地。有了英政府統治新加坡百餘年的基礎,英語的推展在星國自屬必然。惟真正讓星國英語程度大為普及的,卻又不能全歸於英國的治理,那還得從一些複雜的國際地位、政治關係說起。
其一原因,係1965年,新加坡被逐出馬來西亞聯邦後,頓失依靠。土地貧瘠、淡水匱乏,自然資源極其稀少的星國,為了自立自強,便利用深水良港的優勢,扭轉其於世界上的地位。然要與世界接軌,英語是不可或缺的媒介,雙語政策因而在新加坡立國之初,即被時任總理李光耀大力推行;其二,則係社會族群問題。新加坡人口主要由三大族群構成,大約是華裔(74%)、馬來人(13%)、印度裔(9%),而不同族群本身皆有自己的母語,若無法讓族群彼此融合,則社會上將產生極大分歧。觀諸馬來西亞,馬來人占比6成,其主要政黨之一-巫統,又強調馬來人至上主義,且受馬來西亞憲法第153條保障,導致國內族群紛爭不斷,社會動盪不安,國家難以團結向前。因而新加坡以英語作為不同族群仲介語言,讓族群之間得以溝通交流,進而消弭分岐,實屬必要;其三,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英殖民政府為阻斷新馬與中共之聯繫,開始排斥華文,推展「英文至上」。南洋華僑陳六使擔憂華人文化即將在新加坡消滅殆盡,便出資創立「南洋大學」,以華文作為學校教學基礎。然因南洋大學有違英文至上政策,且立場親中,數度與當時排共的新加坡政府槓上。1963年,李光耀政府吊銷陳六使的公民權;1979年,星國宣布放棄雙語化政策,成為以英語為主的國家,隔年更併吞華文教學為主的南洋大學。少了南大,新加坡在推行英語化政策上掃除了最後一哩路的障礙,自此新加坡華文水平一落千丈。看似矛盾的是,李光耀總理於1979年,又發起了「講華語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