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經濟表現強勁尚無迫切的降息壓力
因此,寄望很快就見到降息,恐怕不太實際。一來太快降息會擔心通膨再起,因此除非有特殊狀況─如金融風暴、經濟衰退、失業率飆高等,各大央行沒必要急著降息。二來,以經濟情勢看,美國第3季才出現4.9%的成長率,失業率也維持在3.5%的數十年來低點,毫無降息的迫切性。
至於專家預測明年可能會出現的衰退,是否成真是一個問號,去年許多專家也預測今年美國陷入衰退,但實際上未出現,因此仍要再觀察。
如果未來通膨與成長率都維持平穩,合理的設想應該是明年下半年較有機會看到降息,但如果通膨又上揚,則可能更晚看到降息、甚至可能要再升息;而如果成長下滑、失業率上揚,則降息可能提前。而在衡量經濟數據時,通膨會優先於成長的考量。
在全球幾個主要央行都停止升息後,這波延續2年的升息週期應該已近尾聲,即使是原本通膨高的歐元區,通膨也已降到2.4%的2年來低點,預估明年即可降到2%的目標值以內,外界現在的焦點反而放在歐洲央行與聯準會那個會先降息。
英、日央行與其它央行難同步
不過,在幾個主要央行中,英國與日本是「異類」;日本仍維持在負利率,外界關注的是何時升息打破零(負)利率,這與其它央行準備降息的情況正好相反。英國則是通膨還是太高,10月通膨4.6%,預估到年底還是在4.5%,縱然一度暫停升息腳步,但這種通膨水準顯然距離可降息的2%以下仍遙遠,而英國同樣困於經濟表現差,因此未來要在顧成長還是降通膨優先中作選擇,而這一向是一個艱難選擇。
至於台灣,問題相對「單純」;台灣通膨已壓在2%左右,沒有必須升息的壓力,所以央行早早就不再升息;至於降息也無必要,央行必須同時考慮降低對房價、匯率、通膨的影響,今年經濟成立低的主因在出口,降息對經濟不會有太大幫助,因此一動不如一靜。因此明年也不會急著降息,至少要待美國降息後再考慮,因此央行總裁楊金龍對此問題的回答是:要看台灣通膨的情況及美國降息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