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選舉,都是對執政者的檢驗,選民是最後裁判;也是給在野者的一個機會,機會則是給準備好的人,今日大選,世界矚目,甚至被定義為牽動地緣政治格局的一次選舉;不論投票最終結果為何,毫無疑問,改變,已經開始;也必須開始。
超前部署兩岸關係新變局
就兩岸關係而言,即使選戰過程藍綠白交鋒激烈,「依據中華民國憲法與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則是基本共識,在這個共識下,兩岸引戰的可能性降低,但由於三組候選人重啓兩岸對話的能量大不相同,台灣首當其衝的不是戰爭風險,而是經貿風險,繼貿易壁壘調查,北京在選前已預告將終止四項產業的關稅優惠,不論誰當選總統,都不能視而不見,相反的,必須預籌謀,有協商談判能量者,第一時間就要發出談判訊號;沒有能力對話溝通者,則須超前布署緩解產業傷害的方案。
就國內政局而言,不必等到開票結束,就可預知「三腳督」的格局,新任總統勢必是無法得到過半支持的少數總統,而立法院則將重回「三黨不過半」的格局,不同於二千年第一次政黨輪替,國親兩個系出同源的政黨加總過半,這一次,與藍綠關係皆可近可遠的民眾黨,席次即使比當年的親民黨少得多,却大有可能扮演藍綠槓桿的重要角色,槓桿如果只擺在國會龍頭誰屬,不具意義,畢竟立法院正副院長依法必須超然於政黨,中立議事,而重大政策路線的挪移在行政權,而非立法權,國會監督最多只能牽制,但完全牽制意味絕對癱瘓,亦非國家發展之福。
藍白在選前共同拋出「聯合政府」,國民黨在最後關頭依舊發出呼籲,強調一定踐行藍白「六點共識」,民眾黨則由總統候選人柯文哲本人以極難聽的話推翻前議,「都是中共支持的,談什麼談?沒有了!」對民眾黨而言,因個案決定合作對象,可能是最好的議事策略,既能為民眾黨爭取最大話語權,還能左右逢源永遠拿蹺,但個案合作或不合作的結果,就是政策破碎。
少數總統有共同的難題
對藍綠兩大政黨而言,總統敗選就是「最大在野黨」,就政治操作而言,未始不能重演民進黨第一次執政,扁政府請出國民黨政府的國防部長唐飛組閣,但未經政黨協商的「類聯合」,國民黨不買單,這個「政治試驗」並不成功,關鍵點就在兩黨政策路線歧見太大,當年爆發衝突的不是兩岸(陳水扁初期也有極大企圖兩岸交流),却是核四;十六年之後,兩黨的歧見,從兩岸到核四,高端疫苗合約是否解密,還是最小的;不論賴清德或侯友宜,一旦成為少數總統,其面臨的難題是極其相似的。
造成這個巨大難題的,毫無疑問是蔡英文總統的國家治理,發生重大扭曲,完全忽視在野民意,這一點,蔡英文必須體認,而賴清德必須正視,如果不是八年執政天怒人怨,賴清德的競選不至於如此坎坷;問題就在以賴清德執拗更勝過蔡英文的政治性格,他若當選能不能順暢處理政黨關係,把政局裂痕消弭到最低?拒絕聯合政府的賴清德,該如何面對新政局?他又該如何告訴民眾,國會敗選後的民進黨,有自新重塑政黨形象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