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選倒計時,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賴清德碰上「國家級烏龍警報」,國民黨還沒來得及撿槍,就碰上自家人前總統馬英九接受《德國之聲》訪問,一個標題「就兩岸關係而言,你必須相信習近平」,差點沒炸鍋,正副總統候選人侯友宜、趙少康立即軟性切割,「我的想法和他(馬)不同」、「未來有關兩岸要以侯友宜的說法為準」,甚至婉謝了選前之夜,馬英九站台助講。
這不是馬英九第一次不在競選主場上講話,去年九合一大選,最重要的首都市長選舉選前之夜就沒有馬英九的身影,馬英九到了基隆輔選謝國樑,結果是好的,北基都勝選。
如果標題是「以武力做為手段,中國永遠也得不到台灣」…
但毫無疑問,馬英九因為一個訪問被嫌棄,對他是難言的委屈,但他只能吞下,畢竟別人不熟悉,他太清楚《德國之聲》的基本態度,在大選關鍵時刻,特別是選情如此緊繃、兩岸政策又是極其敏感且關鍵的議題,他有婉謝專訪的選擇空間,但他還是率性而為,只能說:第一,他真心相信這場選舉攸關兩岸,而兩岸關係決定台灣的未來─和戰的抉擇,他才會在受訪之外,自掏腰包買報紙廣告呼籲「集中選票」,「台灣人要和平和繁榮,不要變成世界上最危險的地方」;第二,他太自信執政八年處理兩岸的「成就」;第三,做為空前、可預見的短期未來,唯一寫下兩岸領導人峰會的他,對兩岸包括緩解兩岸緊張局勢充滿使命感,就像當年的連戰。
馬英九却忽略了這八年時光,全球局勢乃至對中態度變化有多大,讓他的自信和使命感,竟成了選戰「干擾源」。首先,當年的陳水扁是美國眼中的「麻煩製造者」,美國鼓勵兩岸對話交流,這個態度在馬英九執政後期已經有了微妙的轉變,包括美國其實並不支持「馬習會」,如今美國固然不希望台海真的爆發不可估量的危機,却寧可台灣站在全球抗中的前沿─能當馬前卒更好,所謂「兩大之間難為小」,維持平衡是必要的,但相對而言,台灣民意對美國的信賴當然遠超過中國,特別是有反送中後的香港做為「對照組」,諷刺的是,大選過程中唯一反覆公開表達,「你(中國)不能這樣對待香港、這樣對待黎智英…」,是國民黨的趙少康。
侯友宜說他的想法和馬英九不同,有多大不同?細察馬英九受訪時的說法,他認為兩岸關係有兩個重要因素:一是和平,二是民主,就中國的民族統一而言,可能是個漫長的過程,並且必須得到人民的共識,「這不是幾年、甚至十或二十年就能實現的」,這不正是侯在國際記者會兩度強調,「在我任內不會觸及統一議題」;對中國不放棄武力,馬英九的說法是,如果有機會討論這個問題,「我們要告訴他說:你要記住,為了得到台灣人民的支持,你必須和平、 民主,但是否接受統一,是台灣人自己要決定的事情。」「如果繼續使用武力作為最後的手段,你可能永遠也得不到台灣。」如果這篇訪問標題是─「馬英九:以武力做為手段,中國永遠也得不到台灣」,情況可能就完全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