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從改革開放以來,中共為了統戰台灣的國民黨人,將對日抗戰的勝利歸功於「第二次國共合作」以及「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成果。蔣中正領導的國軍與毛澤東領導的共軍,成為了分別在正面戰場以及敵後戰場上抵抗日軍侵略的兄弟部隊。戰時存在於國共兩軍之間的摩擦,被中共政權有意識的給一筆帶過,以避免兩岸關係倒退。
所有對中共根據地發起進攻,對老百姓進行「三光政策」的如果不是日本侵略者,就是汪精衛政權麾下的和平建國軍。反正汪精衛也是以中國國民黨的正統自居,以青天白日滿地紅為國旗,和平建國軍亦使用青天白日帽徽。既然如此,就乾脆把所有國民黨在抗戰時針對中共發起的軍事行動通通怪罪給汪精衛就好了,反正死人不會替自己辯護。
更何況汪精衛政權已經隨日本戰敗而垮台,還普遍為國人視為「漢奸」政權,把破壞國共團結的髒水潑到他們身上有利於推動共產黨與國民黨的「第三次合作」。久了以後,兩岸許多老百姓,尤其是大陸老百姓誤以為抗戰時的蔣中正真誠擁護國共合作,只剩下汪精衛與他手下的「賣國賊」堅決反共,可實際上這樣二分法的認知與歷史的事實完全不符。
事實上在蔣中正的心目中,日本人始終只是他的「肌膚之疾」,共產黨才是「心腹大患」。所有國軍在抗戰期間對中共的軍事行動,通通都是由蔣中正所親自下令,甚至部份反共行動還得到日軍的間接配合。反觀汪精衛,凡是他能調動的部隊,一律拒絕投入到對國共游擊隊的軍事行動之中,真正貫徹了「中國人不打中國人」的原則。
更重要的是,不少「偽軍」將領,包括那些不受汪精衛直接控制的「偽軍」還積極與中共合作,配合共軍在敵後戰場上擴大根據地。1944年11月於山東莒縣「陣前起義」的魯南剿共司令莫正民,不只配合8路軍濱海部隊奪下縣城,還在大陸赤化後幸運躲過毛澤東發起的歷屆政治運動,甚至成為「習大大」欽點的中共建黨百年典範人物。
沒有信仰的地方豪強
莫正民1913年出生山東莒縣,早年曾在軍閥張宗昌手下服務,屬於不折不扣的「地方豪強」。他沒有特定的意識形態,既不信仰共產主義也不信仰三民主義,哪怕是從汪精衛政權的角度出發都稱不上有忠誠度。在亂世中求生存是他們唯一的信仰,如果可以還必須要盡可能的擴張勢力,使自己成為重慶、南京以及延安三方爭取的對象。
對日抗戰爆發之初,還只是莒縣保安大隊任手槍隊班長的莫正民與自己過去在張宗昌部隊的長官張步雲組織抗日遊擊隊,配合中央政府在山東抵抗日軍。不料張步雲居然在1938年投效了日軍,當時還尚有些愛國心的莫正民在他中共黨籍的政治訓練處處長王東年鼓勵下脫離張步雲,另外成立第4遊擊區獨立第1支隊繼續抗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