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華郵政招考新員工,吸引2萬多人報名,但是在複試當天,大多數媒體都聚焦於14名博士考生未能通過初試的事實,而且不約而同的選擇「全軍覆沒」這類的標題。而這當然不是第一次,例如早在2016年就已經出現「13名博士生筆試全數淘汰」的標題,此後年復一年樂此不疲。
雖然報導屬實,但每個接觸到這類報導的正常人,都可以感受到其中那濃濃的嘲諷味,只有那些認同這類嘲諷的人才會覺得理所當然,用看笑話的心情看待那些博士。而事實證明,即使早期罕見的新聞早已變成經常上演的老梗,「台灣最美的風景」仍然無休無止的繼續嘲諷這些失意落魄的高學歷人士。
嘲諷…針對高學歷身分的落價?
嘲諷是很常見的人際行為,嘲諷者藉此享受優越感,代價則是被嘲諷者的心理傷害。但其間的強度差異很大,比較微弱的可能被歸類為「開玩笑」或「取笑」,比較強烈的則可能被視為「羞辱」或「侮辱」。但不論強度為何,其中都必定涉及特定的人或事物(someone/something),於是前述博士受到嘲諷的狀況,就可以衍生出許多值得探討但也令人嘆息的揣測。
首先,學歷是個人身分的重要面向,而台灣和其他社會一樣,各個身分面向都有層級高低之分,眾所周知的學歷身分層級順序則是博士高於碩士,碩士高於學士等等。既然媒體人並未嘲諷碩士報考中華郵政的專業職,不難揣測前述嘲諷應該是針對「博士想要高資低就」的行為,也就是「讀到博士,還跟學士甚或高中職畢業生搶飯碗」。
那麼試問一下,下標和核稿的媒體人,以及深有同感的閱聽眾,對於高資低就(overqualification)的現象瞭解多少?知不知道許多先進國家都普遍存在高資低就的問題,甚至早已成為學術研究的重要議題?瞭不瞭解高資低就對當事人身心可能有何傷害,對其言行可能造成什麼影響?我無從知道確切答案,但我猜測答案應該是「一無所知」!
高資低就也稱為就業不足(underemployment),泛指個人資歷高於工作所需的各種狀況,但學術研究上有主觀與客觀之分,前者是指個人覺得自己高資低就的程度,後者則是實際資歷和工作要求的比較結果。以前述中華郵政招考而言,專業職一的最低學歷要求是大專畢業,專業職二則是高中職畢業,因此本次報考的1千7百多名碩士和14名博士,都是在爭取一份「高資低就的工作」。
這類事實足以讓社會主義支持者找到切入點,藉以抨擊台灣的高等教育在「浪費國家資源」,但這種譴責根本毫無意義,因為高資低就堪稱是「普世現象」,早在20多年前就已經確認,平均而言歐美各國高資低就占全體勞工的比例,大致穩定的維持在25%以上──在升學與文憑主義居高不下的台灣理應更形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