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四〇年,蔣介石遭遇了空前的挫折與挑戰。汪精衛從重慶出走,經河內去到了南京,以國民黨的名義和日本人合作,成立新的政權。抗戰進入艱苦的第四年,而歐洲也爆發了大戰,美國仍然置身事外,於是在重慶有了愈來愈高的呼聲,認為從現實上看,蘇聯幾乎是唯一還有可能提供奧援的力量。
三月五日,張君勱在《大公報》發表文章,明確主張中國、蘇聯兩國密切合作,「中國強盛之後,足以防阻帝國主義之聯合反蘇運動;蘇聯之強盛亦足以保障中國之自由,不致再受外力之侵凌。」期待在《蘇芬(芬蘭)和約》成立之後,蘇聯能增加對華援助,並支持中國之立憲運動。
此文的奧妙在於為什麼和蘇聯合作會扯到「中國之立憲運動」?那是因為國民政府要「聯蘇」,不能不通過中國共產黨,也就不能不解決過去從「清共」、「剿共」一直到「西安事變」的新仇舊恨,而「立憲」被視為是能夠終結國民黨一黨專政,容納共產黨的方式,「立憲」、「行憲」而能讓共產黨參加政府,再推而能引入蘇聯對中國戰局的援助。
這不是張君勱一人的空想,而是切中當時現實難局的必要辦法。「國民參政會」在一九三八年成立,張君勱從第一屆就被遴選為參政員,並被推定為「第一審查委員會召集人」,這個委員會是負責審查軍事、國防議案的。到一九三九年九月第一屆國民參政會第四次大會閉會式時,蔣介石以「議長」身分宣讀閉會詞,並宣布成立「憲政期成委員會」,委員名單中張君勱列名第一。
到一九四〇年三月,「憲政期成會」的第三屆會議中,就通過了一共一百三十八條的《憲法草案》,由張君勱撰寫草案說明書,接著在四月五日召開的「國民參政會」第五次大會中,正式討論「『憲政期成會』草擬中華民國憲法草案修正案與建議案」。
和「立憲」同時推動、進行的,是國民政府的開放政策,於是一九四〇年年底,就在重慶新村張君勱家的一場聚會中,有了成立「中國民主政團同盟」的構想。
與此關聯並進的,是勸說、拉攏中國共產黨派代表參加「國民參政會」。這步驟與架構很清楚:以「憲政」結束國民黨專政的「訓政」,擴大戰時政治參與;由「中國民主政團同盟」扮演折衷緩衝角色,讓共產黨也能加入;再透過共產黨去尋求中國當前迫切需要的蘇聯援助。
然而要再造國共合作基礎,不是那麼容易。雖然周恩來特別到重慶負責協商,但一九四一年初,中共中央還是否決了加入「國民參政會」的提議。幾經折衝,到三月一日第二屆「國民參政會」正式開會,共產黨仍然確定缺席。不過另一方面,受到相對開放局勢的鼓舞,「民主政團同盟」持續推進,三月十三日仍是在張君勱家中,開了第一次籌備會,具體通過了十二條《同盟綱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