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茂桂專文:為「外省人」研究與台灣

2024-03-24 07:10

? 人氣

第一,方式與話術也許改變,但社會分類政治、記憶戰爭, 仍是進行式。不論是選舉競爭、公投,或者是層出的罷免行動, 從軍公教年薪改革到「轉型正義」,從中正紀念堂的存廢辯論到如何紀念「黃埔」精神,從如何面對中國大陸的武統威脅、和統壓力,一直到有關我國憲法的意涵,都可能觸及到和之前同樣的刻板分類與不信任。同時,和之前以國家為範圍的思考特別不一樣的,是來自境外的、區域的、國際的(特別是所謂大國的)角力的影響;例如,香港抗中問題、南海問題、俄烏戰爭問題等, 而產業鏈的分散、脫鉤、禁運與制裁,大國角力與台海第四次危機更是讓台灣直接捲入,都比以前更讓人們感受深刻。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而我們在十多年前提出的這個「溝通理解」的工作,雖從來都不自認為是直接的解方,但相信一定能讓我們瞭解到台灣的歷史與當前的生存與爭議,可以有更長久的時間深度,更多人性與制度交錯的觀察視角;即使考慮晚近國際政治經濟的危機與大勢,恐怕仍然需要瞭解原來即存在於本土社會中若隱即現的矛盾、衝突與競爭的群體脈絡。

第二個意義是傳承與覺知的意義。本叢書探究的「外省人」,從世代身分來說,大部份是來台的第一代與 1949-1975 年間出生的第二代(佔大部份),而台灣的戶籍登記從 1992 年已經取消省籍,所以,這套書裡面所講的、所分析的人物、事件與議題,對於更年輕的後千禧年世代,相對是陌生的。然如同在十多年前,前三本書出版時,當時外省人內部也有世代、性別、階層與職業之間的斷層問題,或被自身社會化經驗所框架,其實也不一定理解這個「外省人」稱謂意涵的複雜性,甚至也有認定「與我無關」的心理。現在經歷了這些時間與變化,本書的出版,當然希望對於外省人的來時路,經歷過的人生,以及為何現在是這樣的緣由,可以有更多知性以及感性的認識;而記憶與傳承,對越來越不易識別的外省人後裔,或者更普遍的台灣社會大眾來說,這也是本書想要達到的文化與政治貢獻,至少可以成為以後人(大眾)要瞭解當時「大出逃」來台一群人的文本。

第三個意義是可以給以後的外省人研究提供素材,為外省人研究做一點貢獻。坦白說,直至今日,社會上對於「外省人」的成見或迷思仍存在,不但「非外省人」的主流論述圈不容易瞭解這些問題,就算「外省人」自己,有時候也很線性而狹窄。整體而言,隨光陰過往,我們社會其實需要有更具備研究基礎的來台「外省人」與其後裔的相關認識,例如有更多的歷史時間性、城鄉與省分的空間性,也有人性深度的詮釋觀點。晚近讓人鼓舞的是,包括史學者林桶法的《1949 大撤退》,龍應台的暢銷書《大江大海一九四九》,還有能跨族群界限並引起多方討論,關於外省人創傷、記憶與認同的楊孟軒《逃離中國》,也包括了林孝庭的《意外的國度》等等。作者們用不一樣的風格筆觸,不一樣的手法,敘述了那個時代的混亂而複雜的場景與群體的生命經驗。至於個人回憶文體那就更多了,有老將軍的戎馬生涯,有老兵自己印的自述,政壇老將及流亡學生的傳記、日記等等;而文學界也有例如張拓蕪的《代馬輸卒》系列,瘂弦口述的《瘂弦回憶錄》,還有受到很多文學界人士所推崇的齊邦媛的《巨流河》等。上述經歷者的回憶、自述,其文字常是平實的,生活是日常的,但卻足以讓人感受到他們所處的時代,讓人驚心的經歷場景,以及內心的創傷與認同。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