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文茜專文:川普再見了嗎?No!

2024-04-06 05:50

? 人氣

川普宣稱的這堵牆只在美墨邊境嗎?它更重要的是蓋在美國人心內部,蓋在美國與亞洲、與拉美、與羅馬天主教廷、與歐洲……之間。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美國人對於國家認同的重要性,在不同歷史階段會不斷移動。美國富裕強盛的時候,例如二戰之後,尤其一九六○年代之後,次國家認同(我是紐約人、加州人、德州人)、雙重國家認同(我是德裔美國人、愛爾蘭裔美國人、希臘裔美國人),特別是跨國認同,開始和國家認同並駕齊驅。

但九一一恐攻與金融海嘯,改變了一切。二○○一年,紐約象徵世界地標的雙子星大樓倒下,美國愛國主義占了全面上風;再到金融海嘯,正如巴菲特的名言,潮退了,美國人發現「他們是沒有穿褲子的民族」。

2023年9月11日,九一一事件22週年之際,Twin Tower遺址再次向夜空投射兩道紀念光束。(美聯社)
2023年9月11日,九一一事件22週年之際,Twin Tower遺址再次向夜空投射兩道紀念光束。(美聯社)

自從二○○八年金融海嘯後,美國內部分成兩種聲音:

(1)一%VS九十九%:檢討資本主義、華爾街,以及貧富差距。這股力量主要是年輕世代,他們自二○○八年先支持黑色皮膚的歐巴馬、討厭希拉蕊;接著二○一六年支持桑德斯;二○二○年力量更大,民主黨的兩個左派候選人加起來的支持度,已經遠遠超過拜登。

(2)但請別忘記,希特勒是在大蕭條中崛起的政治人物,他的國家主義聲浪旗幟一出,一舉打敗了從左到右的傳統力量。美國自建國以來,歷經了南北戰爭、數次本土性金融風暴,一八九五年GDP首度超越大英帝國,一九四四年美元正式成為國際貨幣,一九四五年成為從軍事到經濟、外交、文化……世界上最強盛的國家。

近三百年的風雨也好,光榮也罷,美國人的實質認同一直都停留於盎格魯-新教文化的美國信念。它包含了英語、基督教、宗教使命感,當然也隱含了對非英語、非基督教及非白人種族的排他性。

這樣的核心價值,近三百年來是區分美國人與其他族裔的主要特徵。這群「真正的美國人」害怕來自拉丁美洲與亞洲的新移民潮。

在最新完成的人口統計,美國白人只占六十%左右。亞裔是過去十年美國境內人數成長最快的族群,總數達兩千兩百八十萬,比十年前多了三成。拉丁裔占總人口十八.五%,近五分之一,非裔美人占十二.五%。

危機就在遠方。

同一份人口普查,十六歲以下的青少年白人人口,已經跌落到青年總人口半數以下。二十五年後,美國的主要人口,不再是白人、不再是基督上帝的子民。這個時間表,幾乎和香港結束「一國兩制」的時間表差不多。香港青年世代以絕望的手段抗爭,美國的白人,尤其帶著宗教使命感,他們怎麼不會「憤而起義」?

請別搞錯,他們效忠的不是川普,而是美國的核心價值。

美國著名的政治學家杭廷頓寫了一本充滿美國危機意識的書籍:Who Are We?: The Challenges to America’s National Identity(臺版書名為「誰是美國人?」:族群融合的問題與國家認同的危機)。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