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正在從事競選活動的川普公布了一份「全球貿易大戰」路徑圖,如果他2025年重新上台任美國總統,這是他的「貿易議程」,中國固然是首當其衝的對象,其它國家亦難倖免,他要對幾乎所有商品再多課徵10%關稅,這個作法會讓全球貿易更「破碎化」,甚至可能終結自由貿易。
雖然2024年11月的美國總統選舉尚未進入兩黨對壘的階段,共和黨仍在初選,但未參與初選的川普一直遙遙領先其它同黨參選者,在民調中亦領先拜登,川普再次選上總統的機率不低。而從過去的紀錄看,川普是百分之百的保護主義者,也樂於執行保護主義政策,因此對其競選時提出的貿易保護主義政策,且莫等閒視之,認為他當選後會「轉彎」。
川普的「未來貿易政策」除了部份由他在集會中透露外,主要是由在其任內擔任過貿易代表的萊特希澤,在上週媒體採訪中作較詳細的解說,後者被認為如川普選上,可望擔任重要的財經貿易職位。包括紐時、華爾街日報等者大幅報導川普的「2025年貿易議程」。
在這些貿易議程中,中國同樣是川普「必欲去之而後快」的對象,因此川普說,他將「實行嚴厲的新限制」,禁止中國人擁有各種各樣的美國資產,還將禁止美國人在中國投資,並逐步全面禁止進口中國製造的電子產品、鋼鐵和藥品等關鍵類別的商品。
白話文講就是:相較拜登政府對中國的「小院高牆」政策,把對中國管制的技術與商品範圍局限在特定領域,川普對中國的「嚴厲新限制」範圍更廣,是要讓中美「強制脫鉤」;依照川普的說法是對中國有「一項四年計劃,逐步停止從中國進口所有必需品」。
但川普貿易政策最駭人之處不在對中國更嚴厲,而在可能是「無差別」的對所有商品、國家都施予加徵關稅與限制。依照川普與萊特希澤的說法,要在幾乎所有進口品上再增加10%關稅。而依照川普視貿易逆差為其它國家「占美國的便宜」、從美國手中「偷走工作」,除了中國之外,加、墨、歐盟等盟邦都會是貿易報復對象,這些國家都對美享有鉅額貿易順差。至於印太經濟框架(IPEF)也註定胎死腹中,沒有走下去的可能了。
民主國家的許多政客在競選時,都會有過激的說法與政策,當選後會再往「建制化」方向調矯回來,但川普顯然是例外。外界最好假設他當選會推動這些貿易政策來預作推演與因應。
因此,屆時各國會面對幾個問題:第一個是川普有多大權限「徑行為之」?無論是全面提高10%關稅、或是直接禁止中國人購買美國資產、或是禁止美國人赴中投資,都會有此問題。當然,這也會引來一個有趣的問題:如果禁止中國人購買美國資產,那中國手上持有8千億美元的美債,算不算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