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總統賴清德10日宣布由卓榮泰組閣,並定調為「AI行動」內閣,但外人看來,卓內閣就是全安牌內閣,安全無波到沒有第一波納入內閣的鄭文燦、林佳龍反而成為人事焦點;可以說,在安全牌之下,賴清德此次閣揆人選出牌,比之前民進黨籍的總統陳水扁、蔡英文更進一步的讓行政院長成為幕僚長,也更掏空殘存的行政院長對國會負責的雙首長憲政體制。
賴清德堪稱最低調的總統當選人,大選後不常對外發言,連媒體都無從得知他對少數政府的因應策略,閣揆人選終於讓外界一探賴清德的憲政想像,此事至關重要,不只牽涉準總統的行事風格,也牽動到未來政局穩定已否;有趣的是,在卓榮泰人事曝光的同時,卻同時出現了賴清德曾考慮6位閣揆人選的訊息,6位人選中的鄭麗君、潘孟安和卓榮泰一樣,都屬賴系的安全牌,顧立雄、陳建仁算英系人馬,但要賴清德留用過渡內閣陳建仁,不但毫無新意、更要承接包袱,可說是匪夷所思的人選,至於顧立雄既能擔任院長、卻又適合國防部長,顯非行政院長最佳人選;其間讓人眼睛一亮的名單,應該就是和碩集團董事長童子賢,由童子賢組閣和卓榮泰組閣,將代表兩種截然不同、甚至相反的憲政想像。
黨內已無競爭者 賴清德不用找「政敵團隊」組閣
賴清德找卓榮泰組閣,表面上都是找同黨人士組閣,和過去的陳水扁、蔡英文卻有所不同,觀諸陳水扁歷任閣揆,除了唐飛以外,從游錫堃、謝長廷、蘇貞昌到張俊雄,每一位不是陳水扁的政壇前輩、就是同輩競爭者,蔡英文四任閣揆中,林全、賴清德、陳建仁都不曾擔任她的幕僚,蘇貞昌更曾是關係不睦的前長官,蔡英文找蘇貞昌組閣還曾被讚為善於拉攏「政敵團隊」來共事;相反的,卓榮泰曾任賴清德閣揆時期的祕書長,已習於遵從賴清德的意志,不太可能像以前的民進黨籍閣揆,還可能和總統平起平坐,或甚至如蘇貞昌時期還偶有忽視總統意志的時刻。
蔡英文或陳水扁任用「政敵團隊」,倒也未必是尊從憲法雙首長制的設計,他們和黨內政敵共舞,多屬不得已的黨內派系平衡之舉,反觀賴清德總統時代的民進黨,雖然黨內仍然有派,但賴已無同等資歷及位階的對手,他是第一位不用將閣揆位置拿來派系平衡的民進黨籍總統,閣揆很自然的就是總統人馬,未來不只卓榮泰,卓榮泰之後的閣揆人選,看來都會是總統的幕僚長,而這不只是黨內一人至尊的現象,附帶影響的是雙首長制將更進一步被掏空。
童子賢若組閣 有機會建立雙首長制憲政慣例
當然,如果童子賢當初同意接受賴清德的組閣邀請,那將是另一番局面,而且不只是因為他可以帶來產業科技的新思維而已;試想,如果是由童子賢組閣,即使未必就能得到藍白國會多數的支持,他絕對不會成為賴清德的幕僚長,不只是因為賴清德和童子賢是來自不同體系的菁英,過去並無依屬關係,再者,童子賢無黨籍的身分利於籌組聯合內閣,即使不是穩定的多數內閣,但跨黨組閣的形式應該比較能反映這次總統大選的得票,更重要的是,童子賢在能源及諸多政策和民進黨頗有差異,例如童子賢已多次呼籲,為了落實淨零碳排,不能全盤廢核, 此一主張雖然不同於民進黨神主牌,卻得到國會多數支持,在雙首長制的精神下,童子賢若組閣,反而可以符合國會多數民意。
換句話說,這是台灣第二次出現少數政府,如果是由童子賢組閣,顯示總統賴清德也正視並回應雙少數的問題,然而,在童子賢婉拒後,卓榮泰出線就完全符合預期了;從童子賢到卓榮泰,在憲政結果上看起來是一百八十度的轉變,台灣也失去一次建立雙首長制憲政慣例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