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中國恰是德國最重要的出口市場,中國大量進口德國的工具、生產投資設備、高階半成品,然後再製造商品出口;當然,還有德國引以為傲的汽車工業。在全球化通行無阻的時代,這是一個邁向成功的公式。
只是短短數年內,這個公式就「走鐘」了;中國越來越成為一個競爭對手,最明顯的就是德國汽車在中國市場雖然仍擁有2成左右的市占,但在新能源車上,無論是賓士、大眾或寶馬市占率都只有1、2趴,幾無存在感。俄烏戰爭則是讓德國工業不再能大量使用來自俄國的便宜能源。
中美的地緣政治角力,歐洲一直有強大的「選邊」壓力,從長期深厚的「跨大西洋關係」、文化、政治體制等多方面看,歐洲(及德國)當然選美國,但三不五時冒出的「歐盟戰略自主」、中國帶來的經貿利益,又讓「脫鉤中國」成為不可能,加上中國對俄國的相挺,就讓關係更複雜又尷尬。
但這種情況短期無解,雖然2年後美國可能超越中國、成為德國的最大貿易夥伴,但與中國的經貿關係與利益是「難捨、不能斷」,更兼要擔心川普再起,因此必須與中國保持關係,但要大力擁抱中國可能性也不大,因外在環境限制。
中國情況類似,在與美國的鬥爭中─無論是地緣政治角力或經濟貿易利益,藉著RCEP與地利,中國算是拉住亞洲近鄰的經濟體了;對歐盟這個與美國幾可並立的大型經濟體,則是縱然拉不過來、也必須繼續保持關係,而作為歐盟龍頭又是最大經濟體的德國,必然是重中之重。雙方都有誘因保持較佳的經貿關係,卻又有難以跨越的柵欄讓雙方更近一步、水乳交融。
這就是蕭茲訪中的樣貌,只要基本格局不變,中德(甚至歐洲)關係好不了太多,因為有俄烏戰爭因素、更有中美地緣政治角力因素;但在雙方經貿關係與利益早已交織難分下,說要變得多壞也難。經濟不佳時就和緩(如這次訪中),經濟好一點時就強勢嘴硬一點(如高喊脫鉤時),然後各說各話、保持溝通但立場與政策鮮有改變,這次蕭茲訪中是如此,中德甚至中歐關係的未來亦可作如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