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國民黨雖然可能不再像蔣介石那般「反共」,但是拒絕承認二二八和白色恐怖責任的態度卻是從未改變。如果真要強硬行事,不但要考慮社會的反彈、更要假設國民黨勢必會全力反擊,那麼社會的分裂就在所難免。
在這種政治氣氛之下,如果真要成功地拆掉「中正廟」或者是成功地「去蔣化」,最重要的可能就是如何利用「另類思考」來凝聚社會共識、爭取民意的支持,也就是説不一定要抹去蔣介石在台灣的一切痕跡,或者把他在教科書中描繪成「殺人魔頭」才算轉型正義成功。
隨著時間的推移,社會對當年歷史自然會有新的看法,就更能夠理解或者接受台派的說法和對歷史的解釋。
其實急於「去蔣化」的台派人士可以從蔣介石的國民黨執政年代學習一些「慘痛」的教訓,話說國民黨來台之後,拆除了台北神社等等象徵日本統治文化的建築。結果當他們要指責日本殖民政策如何剝削台灣的時候,台灣人看到的卻是現今為總統府的原台灣總督府、監察院的原臺北州廳、現在是國立台灣博物館的原台灣總督府博物館等等宏偉的建築物。
找不到日本時代剝削台灣的證據也就罷了,反倒是隨隨便便就能找到蔣介石執政期間以不同手法拿到的「黨產」。
如果拆掉當年花下大筆金錢蓋出來的「中正廟」,對比國民黨的經驗,豈不就像是幫國民黨「消滅證據」?未來又要如何用實體來講述那個荒唐年代所發生的這個故事?而且蔣介石到今天仍未能夠好好地下葬、入土為安告訴我們的是將近半個世紀之後,就算現在不怎麼「謁陵」了、也不怎麼懷念「偉大的蔣公」了。但是對國民黨而言,蔣介石還是有一定的政治價值,所以要和他「好好道別」恐怕是沒那麼容易的。
*作者為台灣醫界逃兵,研究東亞歷史,八十年代離開台灣,繞世界一圈後返台定居。本文原刊德國之聲,授權轉載。
德國之聲致力於為您提供客觀中立的新聞報導,以及展現多種角度的評論分析。文中評論及分析僅代表作者或專家個人立場。
© 2024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