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評:因應貿易戰,賴清德「忘了林全」只想花錢?

2018-09-25 07:30

? 人氣

因應中美貿易戰升級,賴清德說必要時要擴張財政支出。(AP)

因應中美貿易戰升級,賴清德說必要時要擴張財政支出。(AP)

中美貿易戰升高,行政院長賴清德在立法院說:必要時啟動金融穩定措施、擴張財政支出。這番話並無差錯,唯一的問題是:忘了林全的存在;林全任內敲鑼打鼓通過的前瞻計劃尚未上路,蔡政府如何能再推「擴張財政支出」?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日前美國總統川普對中國2000億美元進口產品加徵關稅,中國隨即還手對美國600億商品加徵關稅,這些加稅措施已在本周一生效;川普則揚言要再對其它2600億美元中國產品也加課關稅。你來我往間,外界看到的是中美貿易戰的升級,而且尚未有停止的徵兆。

賴清德在給立法院的書面施政報告中說,川普的「美國優先」及「製造業回流」智策,顛覆傳統思維,長期看來將改變國際貿易規則,對當前跨國貿易及產業分工結構將造成衝擊。美中貿易摩擦影響全球貿易,台灣是小型開放經濟體,無法自外於此。因此,行政院會以各項因應措施,維持總體經濟的穩定,確保台灣在新經貿秩序下的競爭優勢。

相較過去官員都說貿易戰對台灣經濟的影響很小、甚至可能有轉單效應、台商回流等樂觀看法,這次行政院至少先作好最壞打算,不搞報喜不報憂那套,是值得肯定。依照國外的看法,多認為亞洲出口導向的經濟體,是受貿易戰衝擊最大的國家,其中台灣、韓國被點名是受影響最大的兩國,再怎麼樣,台灣對貿易戰都不該太「正面思考」。

貿易戰衝擊的傳導方式,最先應該是出口的衝擊,中美兩國占台灣出口的一半以上,台商在中國的投資大且屬外銷為主,不可能逃過衝擊;接著是供應鏈與投資廠商的位移變遷,台商整體是會受惠還是受創,也沒有任何模型可推估。最後則是如果貿易戰引發企業利益受損、國際主要股市(美股)下跌,國內金融市場也必然會調整下滑。

因此,賴清德所謂「必要時啟動金融穩定措施、擴張財政支出」,其中金融穩定措施是否有必要,至少現階段看不出來,近日全球除了新興市場風暴問題外,先進國家市場算是穩定,台灣也未受牽連。至於「擴張財政支出」,則明確毫無必要,賴清德似乎忘了去年林全卸任前,行政院才大張旗鼓通過規模龐大的前瞻計劃。

蔡政府的前瞻計劃,雖然號稱是「8年8800億元」,但實際上這是指中央政府預算支出部份,如果加上3500億元以上的地方政府配合款,整個前瞻計劃至少是1.2兆元以上。但大部份新的計劃─例如占了一半的軌道建設,都尚未開始執行。

如果賴清德說的必要時要「擴張財政支出」,是指新增計劃,就免了;一來還有要花上兆元的前瞻計劃擺在那裡尚未執行,二來要有挹注經濟效果,只有在錢花出去當下才有實質效益,因此新增計劃必然緩不濟急;三來蔡政府上台後既要花錢搞前瞻、又拿數千億元「打國家隊」,同時又推稅改減稅數百億,長期的財政穩定其實已受到影響,才會讓財政部暫緩第二波稅改。

不過,搞到要再推財政政策,其實已落下乘,最佳的因應政策,其實是在貿易戰全球供應鏈重組變化中,抓到利基,吸引到台商回流甚至外資來台投資,也就是說吸引、拉高民間投資,這其實也是當初行政院曾說過的「期待」。

但只有期待沒有行動,不會有成果;賴清德號稱召開多次解決投資障礙會議,但在增加民間投資方面,尚未看到反映在數據上,反倒是看到馬政府末期曾評估來台投資的臉書,不久前決定讓臉書亞洲的首座資料中心落腳新加坡。雖然臉書並未明說為何捨台就星,但資料中心需要充裕、穩定又便宜的供電,台灣因蔡政府能源政策引發的缺電風險在去除,終讓臉書選擇星國─前行政院長張善政就稱,「急促的非核家園能源政策卻已被臉書看破手腳」。

外界多認為中美貿易戰會是一場長期持久的戰爭,具體影響難預測;政府先想好、作好可能的因應計劃,有其必要,但也要切中需要、切勿亂撒鈔票,多想想如何讓民間投資增加、回流才是正道。

喜歡這篇文章嗎?

主筆室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