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中雄觀點:我的帕米爾尋根之旅

2024-05-19 07:10

? 人氣

蒲犁國石頭城遺址。(作者提供)
蒲犁國石頭城遺址。(作者提供)

而石頭城遺址所在的塔縣,則因「雞鳴四國」―中國、巴基斯坦、阿富汗、塔吉克斯坦,踞守今日亞洲腹地的十字路口,成為中國的邊防重鎮,即使新疆自治區居民出入塔縣,也需要持有邊防通行證才能放行。當年父親逃至此地時,也曾為了怕被敵我立場不明的蒲犁邊卡守軍攔截,因而惴慄難安。此刻我佇立古城牆頭,遙望前方隘口,那是當年父親從喀什經英吉沙到車路終點依克孜牙村的路。逃難中的父親心急火燎,明知石頭城近在咫尺卻無緣一遊,這個遺憾終於在75年後,由兒子代為圓夢了。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帕米爾塔莎古道葉爾羌河畔的百年杏花林。(作者提供)
帕米爾塔莎古道葉爾羌河畔的百年杏花林。(作者提供)

除了石頭城,這趟尋根之旅還有驚喜。在離開塔縣前往瓦罕走廊標界點的路上,因為恰逢帕米爾杏花季,我們特別繞進幾座杏花村,探尋百年杏樹林,那如夢幻般的仙境,遺世地錯落在巨石峽谷的河道兩旁。難怪千百年來以高原游牧為生、中國境內唯一的白種人塔吉克人,會選擇世居於此。

接下來的瓦罕走廊,是此行的重頭戲。在此,先介紹一下在歷史上留有盛名足跡的瓦罕走廊。

引自鳳凰網,〈古代疆域“西跨葱岭”是哪里?为何那里有一条注定不平静的山谷〉。(作者提供)
引自鳳凰網,〈古代疆域“西跨葱岭”是哪里?为何那里有一条注定不平静的山谷〉。(作者提供)

瓦罕走廊(瓦罕帕米爾)西起阿富汗東北角,東至中國新疆塔縣,是帕米爾高原的「八帕」之一(「帕」意為寬闊平坦的高原或谷地),全長約400公里,其西段部分為300公里的瓦罕河谷都在阿富汗境內,故因河而得名;然而在中國境內的東段約100公里,因為屬於明鐵蓋河谷,目前大陸以其行政區劃所屬的「塔縣」來稱呼,地圖上也看不到瓦罕走廊的範圍標示,或許就是想淡化這片疆域與阿富汗的關係吧。不過瓦罕走廊是古絲綢之路的重要通道,也是華夏文明與印度文明、中亞文明、波斯文明和歐洲文明交流的重要通道,因此每年仍有大批遊客不遠千里而來,只為了在中阿邊界「瓦罕走廊」幾個大字下留影。

此刻,就按時序排列說幾個歷史上有名的瓦罕走廊事蹟吧。

1、 公元前6世紀中後期,這裏是興起於伊朗高原西南部的古波斯帝國(B.C.550~B.C.330)極東部地區;公元前4世紀,來自歐洲東南部的巴爾幹半島馬其頓王國的亞歷山大大帝,其東征中亞、南亞時,就是繞道瓦罕走廊進入印度西北部的。

2、 東漢桓帝建和二年(西元148年),出生於古波斯地區安息帝國的佛教高僧安世高東來傳法,行經西域諸國,由瓦罕走廊來到首都洛陽,他從事譯經的工作,至東漢靈帝建寧三年(西元170年)共二十餘年。其翻譯的經典通達明晰,可說是佛經漢譯的創始人,也是將禪觀帶入中國的第一人。

3、 公元399年,東晉僧人法顯從長安沿古絲綢之路西行求法,歸來後著有《佛國記》。法顯在書中描述經過「葱嶺」(帕米爾舊稱)的路程是「上無飛鳥,下無走獸,四顧茫茫,莫測所之,唯視日以準東西,人骨以標行路」,瓦罕走廊的荒瘠艱險由此可見。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