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中雄觀點:我的帕米爾尋根之旅

2024-05-19 07:10

? 人氣

在此我要特別感謝此行的最佳導遊何荐坤(我們都稱他「拾一」),當得知我想藉此次旅遊探尋父親當年逃難的足跡,親證「嚙雪帕米爾,萬里行台灣」的坎坷路時,他熱心為我解惑,還不厭其煩翻找資料比對,只是最終他惋惜地說,「令尊當年走的路線,現在已改變很多,幾乎沒人在走了,你就是想重走一次,也怕是不可能了。」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話說當年父親行至此處,因種種考量,沒有選擇觸手可及的阿富汗,反倒轉向南行,選擇翻過海拔4709公尺的「明鐵蓋達坂」(柯爾克孜語,意為「千隻公羊的山口」),通過國境之西的最後一個卡子―羅布蓋子(3950公尺),接著斜線南下巴基斯坦的米什喀爾(Misgar),最後抵達巴國北方一座擁有飛機場的山城,吉爾吉特(Gilgit),再進入印度後輾轉前往台灣。

明鐵蓋達坂附近的巴基斯坦國界碑(引自維基百科)。
明鐵蓋達坂附近的巴基斯坦國界碑(引自維基百科)。

明鐵蓋達坂位於中國、阿富汗、巴基斯坦三國交接處,地勢高聳,冰川形成的冰舌直瀉而下,此處也是帕米爾高原上地勢最開闊的河谷地帶,在漫長的歷史中,這個山口一直是帕米爾高原上連接東西方絲綢之路的主幹道。

1963年,中國與阿富汗簽訂邊境條約後,亞洲十字路口的相關路線都改變了,瓦罕走廊重新成為中國通往阿富汗的重要道路。提一段小插曲,美國在2001年911恐怖攻擊事件後,曾經要求中國同意其借道瓦罕走廊東段,以支援在阿富汗戰爭的美軍後勤補給,但未獲同意。

另外,1966年在規劃建設中巴友誼公路(亦稱「喀拉崑崙公路」)時,為了避開克什米爾國際爭議區,中國政府捨棄明鐵蓋達坂,改為沿着紅其拉甫河興建公路;1982年中巴公路完成,從此紅其拉甫山口成為重要口岸,而持續千年往來不絕的明鐵蓋山口從此冷落下來,漸漸被人們遺忘。目前只在巴基斯坦一側,有一些徒步旅行公司提供前往該達坂的旅遊服務;在中國一側,明鐵蓋達坂周圍的整個山谷都對遊客關閉,只有該地區的居民和牧民可以出入;在阿富汗一側,則因瓦罕走廊的通車,居民逐漸遷離怪石林立的明鐵蓋達坂,故已成為無人區了。

回顧1949年帕米爾風雲的評價

帕米爾在1949年還留下一些有趣的小插曲,雖說國共內戰鬥爭激烈,但對於國家處於風雨飄搖時,能在鄰國環伺下為保護祖國領土不受侵擾的勇士們,我們當然也應該不吝給予讚賞。

根據中國《解放軍報》幾年前的報導,當時邊防連指導員孫亮向記者介紹,該營區的後山腰上,有一個碉堡和機槍暗堡,都是當年國民黨部隊駐守時留下來的。另一位塔縣陪同同志還説了一段值得紀念的往事―─1949年9月,新疆「和平解放」,駐守瓦罕走廊的國民黨軍隊在錯綜複雜的邊境形勢中,仍牢牢把握着對國境的控制權,瓦罕走廊整個防區沒有一個哨所棄土而逃,無論政局如何動盪、政權是否更迭,他們全部堅持等到新的部隊實地接收、平穩換防後才卸下重擔。

該報導還提到,1950年3月,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五師第十五團特務連進駐塞圖拉時,與仍駐守在那裡的一個國民政府士兵班辦理交接,當時這些士兵已經有三四年沒見到外人了,看到解放軍,穿着破爛的他們第一句話竟然是「哎呀,可算有人來換防了!」随後看到解放軍的着裝與自己的不一樣,又說「唉,怎麼又換裝了啊?」這樣的交接場面笑淚交織,令人又心疼又敬佩。

也正是因為當年國軍士兵寸土寸心的駐守,日後中國才能保有在國境内約100公里長度的瓦罕走廊。如今,那些當年「齧雪帕米爾、萬里行台灣」的國軍後代,對那些邊境守軍發出如此的讚譽,歷史的曲折與弔詭,讓人莞爾啊。

*作者為「台灣稀土暨稀有資源應用產業聯盟」召集人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