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軍機自今年3月開始,派軍機刻意找機會接近臺灣陸地的動機,研判是因為5月20日將至,北京覺得還是有必要升高對我方之軍事壓力,但又需顧及與華府之間的「默契」,以致不宜在臺灣周邊舉行規模較大的針對性軍事演習等綜合考量下,所設計出的示威動作,雖具備強烈的政治意外,但軍事意義並不大。
機艦聯合戰備警巡常態化與實戰化
北京另一個取代大規模針對性軍事演習的行動,是在臺灣周邊頻繁舉行「機艦聯合戰備警巡」;總計從3月1日到5月14日,共軍共實施9次,幾乎是每個月3到4次,可說已常態化。
與軍機刻意接近臺灣本島陸地相較,共軍「機艦聯合戰備警巡」則具備濃厚的「實戰化訓練」意味;不排除是將武力犯臺計畫中的若干部分抽出,讓計畫參戰之單位結合戰時位置進行演練,例如前述4月20日「機艦聯合戰備警巡」的過程中,共機疑似對臺灣北部與南部陸地所發動之鉗形攻勢。
隨著5月20日將至,中共軍機參與的規模似乎也越來越大。在5月14日的「機艦聯合戰備警巡」中,共軍出動多達45架次的軍機、其中26架越過海峽中線進入臺灣北部與西南空域,二項都創下自今年1月13日以來的最高紀錄。
換言之,「機艦聯合戰備警巡常態化及實戰化」已成為近期中共對臺軍事施壓的新模式。
軍事施壓防止賴清德政府誤判情勢
從1月13日賴清德副總統勝選迄今,中共出乎外界意料之外,未在臺灣周邊實施聲勢浩大的針對性軍事演習;推測是在去年11月15日的舊金山拜習會中,雙方應該達成以「華府約束臺灣」,換取「北京不大幅升高臺海軍事緊張」的「默契」。
儘管如此,為避免即將上任的賴清德政府,因為北京在選後未採取大規模的軍事威嚇,而低估北京在紅線遭衝撞時、兌現威脅的決心,並對內有所交代;遂要求共軍近期在臺灣周邊海空域,進行聲勢雖相對低調、但內容卻頗具威脅性的軍事施壓行動。或許還要加上自5月以來,中共海警與其他海洋執法單位在金門周邊海域的連串行動,包括7日4艘海警船艦編隊進入金門禁止水域,與9日海警與其他公務船共12艘在金門周邊的聯合操演、其中11艘進入禁限制水域。
這些行動之目的,是北京試圖在不違背與華府之「默契」的情況下,向即將上任的賴清德政府施壓。然而,這些行動雖然不會立即升高臺灣海峽的緊張情勢,但諸如「軍機刻意朝臺灣陸地接近」等行為,還是會大幅增加兩岸軍方在臺灣周邊海空域短兵相接的頻率,使兩岸因為擦槍走火或單純的軍事意外,引發各方意料之外之軍事衝突的風險,仍舊居高不下。
*作者為中華戰略前瞻協會研究員、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副研究員,本文原刊《奔騰思潮》,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