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彥專文:歷史記憶的是司馬遷蘇東坡…而非殘害他們的權力者

2024-05-31 05:50

? 人氣

〈赤壁賦〉因其文字與書法而聞名,但千年來它之所以為人津津樂道,主要是因為所寫的時空背景。蘇東坡在賦裡談到那場久遠的戰役,表達了一個永恆的訊息:義人會抗拒專制暴君。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讀到這兩篇作品的讀者們,會想到曹操敗北,正義的一方取勝,同時也想到蘇東坡因仗義執言而遭到流放。「正義終將戰勝威權」這普世觀念是〈赤壁賦〉的中心思想,但流亡人士的哀愁、掙扎與孤單,同樣也充斥於字裡行間。蘇東坡雖沒有直接言明,但毫不保留表達自己澎湃洶湧的感情,以及堅定不屈的意志。

在〈前赤壁賦〉中,蘇東坡談到自己的惶恐:在長江上「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他談到夜空星宿,表明自己正面向京都,這首賦是對皇帝的懇求。

在這次扁舟夜遊途中,友人對命運表示哀嘆,說曹操「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而他們就像「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c但蘇東坡不同意友人這種說法,說道:

客亦知夫水與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

對蘇東坡那時代的人而言,〈赤壁賦〉的政治涵義很明確,朝廷追求不能持久的目標,就像不斷流逝的長江水、不斷減弱的月光;而他的價值永恆,就像江水永不枯竭、月亮不會真正消失。由於〈赤壁賦〉的批判色彩過於明顯,蘇東坡將一份抄本寄給一位友人時,還補上一句警告:「多難畏事……必深藏之不出也。」

赤壁賦(取自網路)
赤壁賦(取自網路)

今日,赤壁是中國熱門的旅遊景點之一,遊客們不會泛一葉扁舟,而是乘坐巨型郵輪來這裡。有人來這是為了大啖郵輪吃到飽的自助餐,有人只因為這裡是必來的知名景點。

但也有許多人來這是為了與蘇東坡神交。他們遙想著被流放的蘇東坡,想像著曹操當年的不可一世,想到幾世紀以來無數畫家畫著蘇東坡崖前泛舟的風采,也從蘇東坡的堅忍不屈中,見到自己的反威權抗爭。他們來到赤壁岬,看著仰慕蘇東坡的人於十五世紀在崖壁刻下的「赤壁」兩個大字,沉浸在這一切波濤洶湧的思緒中,有人默默無語,有人相互點頭示意,有人輕吟幾句〈赤壁賦〉。在中國,歷史與道德密不可分。歷代歷朝史官的職責就在於裁判朝代與統治者,既要澄清事實,匡正視聽,也要評論時事。因此,蘇東坡以曹操為典故創作〈赤壁賦〉一事,絕非只是對一場古代戰役的回想。對〈赤壁賦〉唯一可能的解讀就是「藉古諷今」,對當朝皇帝的批判。宋神宗後來就像曹操一樣,也以失敗收場。

根據這種史觀,歷史既是法官也是陪審員,負責蒐集證據並決定統治者的命運。如果一個朝代統治正確,獲得良好評價,其統治將得以延續;但如果政府不關心百姓,疏忽政務,導致天災人禍不斷,歷史將給予低落的評價,並且撤銷其「天命」。這種史觀導致了兩種反應:循規蹈矩公正統治,希望國富民安,得到歷史的祝福;抑或是鎮壓異議分子,讓人不敢質疑你的統治權。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