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美國彭博資訊報導,去年新台幣兌美元勁揚,央行匯損超過新台幣1兆元。對此央行表示,主要職責在維持金融穩定,財務並非關切重點。另外,匯兌損益是會計科目中的調整項,並非當年全數認列。
該報導提及,去年新台幣兌美元創近30年來最大升幅,也因新台幣大升值影響,央行匯損高達新台幣1.16兆元,是近8年來最嚴重的匯損。央行主管表示,因去年新台幣升值,央行帳面上雖然出現匯兌損失,但屬「未實現損益」,與壽險公司的匯損相同,是會計科目中的調整項,也就是「準備科目」。
央行主管進一步說明,準備科目就是「水庫」的概念,因匯率持續變動的關係,央行「未實現的評價利益或損失」也不停變動,央行依法會提列兌換損失準備,當新台幣貶值時,產生的匯兌利益不能全數當年分配,必須累積在準備項目中;反之,當新台幣升值時,產生的匯兌損失就由準備項目來沖抵。
央行主管表示,去年新台幣兌美元大升,過去累積的匯兌準備金雖全數抵完,但遞延損失也不會當年度就認列,會在未來幾年調整。此外,今年新台幣兌美元貶值,會出現匯兌利益準備金水庫,簡單來說,就是「好年冬與壞年冬」的情形。
至於去年匯損超過新台幣1兆元,是否會影響央行的財務健全及盈餘繳庫目標,央行主管回應,央行的主要盈餘,來自國外資產收益,如美國公債;主要支出則是支付給國內銀行的利息及發行可轉讓定存單的成本。若從央行盈餘繳庫數仍維持穩定來看,近年央行的獲利情況無明顯變化,穩定金融與貨幣政策才是主要職責,財務健全與否並非主要關切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