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評:黃仁勳踩北京紅線,底氣何在?

2024-06-05 07:20

? 人氣

內外交迫,還能領先多久?

雖然美國對中國科技鎖喉,但輝達不願輕易放棄中國市場。黃仁勳今年初也曾親自拜訪中國,身穿東北大花背心、手轉紅帕,與中國員工在年會上跳扭秧歌。但是其前景似乎蒙上陰影。到了2月,輝達財務長克雷斯(Colette Kress)透露,中國市場之前佔輝達資料中心晶片收入的20%至25%,但隨著中美科技戰如火如荼展開,中國市場的佔比份額,可能將驟降到5%左右。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另外,北京為了因應中美科技戰,要求企業採購本國企業製造的AI晶片,減少對輝達晶片的支出。美國《商業內幕》(Business Insider)轉述當地科技媒體「資訊」(The Information)報導,中國政府要求阿里巴巴、百度、TikTok母公司字節跳動和騰訊等科技巨頭,採購當地製造的AI晶片,減少對輝達的晶片依賴。

華為。(美聯社)
中國科技巨頭華為是輝達在中國市場的最大競爭對手。(美聯社)

再來是輝達面臨強敵環伺。輝達在「AI革命時代」可說是獨佔鰲頭,但在百家爭鳴的態勢下,也出現諸多隱憂。對於輝達在GPU(圖形處理器)市場的一家獨大,肯定不是其他廠商所樂見,近期就有包括超微、博通、思科、Google、慧與科技、英特爾、Meta和微軟的八大科技巨頭宣布結盟,成立「Ultra Accelerator Link」(UALink)聯盟,以對抗輝達,使其面臨內外交迫的形勢。

大國博弈,鎖在烽火前線?

提出「美中注定一戰」(修昔底德陷阱)的美國政治學家艾利森(Graham Allison)對《南華早報》表示,相信中國仍將迎頭趕上,甚至超越美國,中國每年培養出的STEM(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畢業生是美國的10倍,如中國電動車對特斯拉的威脅就是一例。艾利森的研究團隊發現,針對美國實施晶片禁令後,中國對輝達採購晶片的數量變化,結果發現中方的採購量不降反升。艾利森認為,美國的制裁難免留下漏洞,中國方面也會設法繞過限制、尋找替代的供應來源,因此他不相信美國真能扼殺中國科技的起飛。

當前,「全球化」被徹底砸碎,演變成了兩個半球的「半球化」。對美中台局勢的看法,黃仁勳不認為會出現「末日劇本」,但也承認正在為「美中緊張局勢的最壞情況」做好準備。而今夾在越演越烈的中美科技戰,以及當下急遽升溫的台海局勢,黃仁勳要如何維持企業最大利益,小心翼翼避免陷入地緣政治的漩渦,才是他更要努力克服的挑戰。而想要成為AI科技島的台灣,發展命運也被這兩股力量深深拉扯、左右。

喜歡這篇文章嗎?

主筆室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