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總喜歡把當年的國共內戰,看是一場國共兩黨為爭奪政權的惡鬥,而事實上,這場內戰的深層本質是中國國內的階級對抗,是由代表工農大眾利益的共產黨(這可從革命成功後4億農民每位都分配到一塊小土地證明),對抗代表地主、官僚、買辦、土豪劣紳利益的國民黨,它本質上是一場革命與反革命的鬥爭。在這場鬥爭中,中國共產黨由於揭櫫社會主義的理想,力行社會主義的主張,因而深獲眾多知識菁英及工農大眾的認同,最終取得勝利。
至於台灣,早在1920年代,社會主義的信仰已是當時社會的主要思潮與運動,1931年日本軍國法西斯主義興起,這股思潮被鎮壓,社會主義菁英紛紛被抓入獄,1945年日本投降後,這些社會主義菁英也被釋放出獄,隨即又紛紛加入中國共產黨,投入反國民黨專制獨裁的內戰裡,此外廣大的台灣本土知識菁英與工農群眾,也於戰後認同社會主義的理念,而投入反國民黨的鬥爭中,這個鬥爭最終因美國帝國主義的介入而失敗,導致許許多多社會主義革命志士被殺被關,這就是台灣50年代白色恐怖的歷史背景,從這樣的背景上,可以了解這個時候的台灣是個親共親中的社會,那些被關被殺的志士,是台灣社會的人民英雄。
不過,當前的台灣是個反共反中的社會,對於50年代白色恐怖的這段歷史的詮釋,雖然《促進轉型正義條例》第2條明文規定「還原歷史真相」,但在反共反中的意識作祟下,往往出現轉彎、竄改,而對於這段時期的人物,也被蓄意地扭曲認知。
就以電影「流麻溝15號」來說,明明演的是當年一群心向中共,認同社會主義者被關在綠島的故事,卻完全聞不到社會主義的氣息,電影勉強透過嚴水霞角色擠出一點較有思想性的話,說:「犧牲會帶來力量」,卻不肯說出「為什麼犧牲」,「帶來什麼力量」?就是硬生生地,把信仰社會主義的政治犯的思想底蘊給架空了,以符合當前反共反中的政治正確。
同樣的意識形態作祟現象,最近也發生在「國家人權博物館」(簡稱人權館)裡。
人權館景美園區,2015年建有一個「人權紀念碑」,碑上錄刻8千多位白色恐怖受難者名字,現在因檔案調查新增不少受難者,擬新建紀念碑將新增受難者名字增補上去。為此人權館召開幾次的委員會議,討論增補名單事宜,原本名單大致敲定,但因中共「間諜」吳石、陳寶倉、聶曦、朱諶之等4名也錄名碑上,引起許多反共反中委員們耿耿於懷,必欲去之而後快。
吳石原是國民黨將官,1949年隨國民黨來到台灣,擔任國防部中將參謀次長,他同時也是中共潛伏在國民黨軍隊裡的隱蔽戰線人員,代號「密使1號」,來台期間他將台灣的軍事情報秘密轉送給共軍,1950年3月1日事發被捕,6月10日被處決。2013年中共在北京西山建了一座無名英雄館,館內的立牆上刻錄許多在台犧牲的革命烈士,吳石、陳寶倉、聶曦、朱諶之等4位則特別塑造巨大的個人雕像,矗立在館的正中央,供人憑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