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已於6月20日返回美國定居,過去17年在台灣的日子,除了取得碩士學位外,最難忘的就是對上百位的資深榮民進行了口述歷史訪談。透過這些訪談,我不僅記錄下了他們的戰時經歷和生命故事,也解開了許多過往台灣社會對這群外省榮民存在的刻板印象。未來到美國後,也將以這些訪談為基礎進行更多的學術研究。
那麼我們首先在此討論一些台灣社會對外省榮民的刻板印象,今年是黃埔建軍100周年,台灣社會對外省榮民的第一個,也是最大的刻板印象就是他們通通都是「黃埔的子弟兵」。縱然來台灣的外省軍人,不是當過黃埔軍校畢業生的長官,就是當過黃埔軍校畢業生的部下,但嚴格來講他們並不全部都是「黃埔子弟兵」,而且只有相當少數符合這個觀念。
第二個最大的刻板印象,就是來台外省榮民即便並非通通都是「黃埔子弟兵」,也至少都是「蔣中正的子弟兵」。他們效忠於蔣中正與蔣經國父子,並且把老蔣總統當把他們帶到台灣的「再生父母」看待。對於部分榮民,尤其是軍校出身,具有一定知識水準或者待遇良好的榮民或許真是如此,但這點恐怕無法適用於絕大多數的底層榮民前輩。
接下來的另外一個錯誤認知,而且還是與第二點有點矛盾的刻板印象,是外省榮民懷念大陸老家,想念對岸的故土親人。他們不只是1987年老兵返鄉運動的主力,而且對台灣這塊土地毫無認同。這個錯誤認知很容易為痛恨外省老兵的深綠人士利用來進行政治鬥爭,就漣一些新黨人士也認為多數外省榮民在開放探親後選擇回大陸定居,可實際上完全錯誤。
更誇張的是,對大陸鄉土和親人的思念,時常為獨派或者統派的政客解讀為老兵支持中華人民共和國,還將那些在大街上舉五星紅旗的極端人士與外省榮民劃上等號。當然不反對共產黨,甚至於親近共產黨的老兵不是沒有,可這類人士的比例實在是少數中的少數,就讓筆者在此對這些錯誤的刻板印象一一進行破解。
他們並不都是「黃埔子弟兵」
第一個最大的刻板印象,就是把來台灣的60萬榮民通通視為「黃埔子弟兵」看待,其實這個觀念嚴重錯誤。所謂「黃埔子弟兵」指得是陸軍軍官學校的畢業生,他們所有人在畢業後都會分發到部隊從排長開始幹起,因此100%都是軍官。而且只有中央陸軍軍官學校第1期到第6期的畢業生,是從廣州黃埔的陸軍官校畢業。
後來陸軍官校本校先後遷往南京、成都以及鳳山,從這些地方畢業的陸軍軍官仍可視之為黃埔精神的傳人。不過並非所有軍官都是黃埔軍校畢業,就以抗戰時代為例,每個部隊都會有自己的幹部訓練班,例如在湘軍系統第70軍服務的孫伯伯,就在接受了軍訓班的訓練以後成為少尉排長,雖然同樣是中華民國陸軍的軍官,可孫伯伯並非真正意義上的黃埔軍校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