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政府在一九五○年代期間面臨的最嚴峻挑戰之一,就是必須在幾乎一無所有的狀況下打造出現代經濟體系。與許多熱帶國家一樣,臺灣的糧食向來都可自給自足,不太擔心貿易平衡的問題,因此當然也對發展出口貿易沒有興趣。龐大官僚體系的支出大致上還可以靠美援來打平,但國民黨政府高層深知世界時勢瞬息萬變,如果沒辦法賺取收入,臺灣也撐不了多久。
在國民黨遷臺以前,臺灣基本上仍處於農業社會時代,大多數家庭的種地收入除了餬口以外,所剩無幾。回想起那個年代,除了貧窮之外,很多人都還牢記著某種舒緩、簡樸之美。與漫畫家蔡志忠一起創作《臺灣經濟的苦難與成長》(Taiwan Experience)一書的溫世仁在書中寫道,他小時候居住的農村很少人家中有桌椅,家人都是圍著一張擺放幾道菜的木頭板凳吃地瓜粥,或站或蹲。等到碗盤收走後,板凳又拿回樹下給大家當打盹的地方。學童都是赤腳走路上學,一直要到讀初中家長才會買第一雙鞋給他們。到晚上,因為沒有電可以用,大人會點油燈,小孩則是去抓螢火蟲裝在玻璃瓶裡來照明。
但這種生活方式很快就會一去不還了。幾十年內,臺灣將會從農業時代警醒,蛻變成世界級的高科技大國,而且人均所得排行名列前茅。一九五○、六○年代期間,臺灣有百分之四十的收入仰仗美援。從一九五一年到六四年,華府每年資助國民黨政府一億美元資金,同時也免費扶植臺灣的某些產業。不過臺灣的政府官員都還記得,當年國民黨會丟掉大陸就是因為美國不願提供支援,因此同樣的事情也有可能會發生在臺灣。臺灣必須培養出自給自足的能力,而且因為採取大刀闊斧的計畫經濟策略,後來也真的做到了。國民黨政府首先執行「三七五減租」、「耕者有其田」等土改與財富重新分配計畫,逼迫臺灣地主把大多數農地以低價賣給佃農。稻米、肥料也採用政府專賣制,透過平穩價格來鼓勵農民耕種更多作物,以這種「策略性詐取」的手段創造出剩餘資本,用以投入非農業部門的產業。
其次,國民黨政府刻意培植可以將產品出口的輕工業,鼓勵企業主投資勞力密集產業,例如罐頭食物、家電、紡織、橡膠與塑膠產品。後來當上副總統的省府主席謝東閔大力推行「客廳即工廠」的運動,如他所言:別抱怨沒有工廠可以進行生產,任何人都能把家中客廳當成代工工廠。這個政策推出後,臺灣的家家戶戶都變成塑膠零件倉庫,大家以手工製造出口產品,換取外匯。〔作者註:某位不願具名,來自臺灣的華人表示他小時候家裡簡直像是個小工廠。從一九四八到七九年,他父親總計購入數噸鐵桶裝的奶粉,還有每一批都數以百計的罐頭食物,他還說,因為罐頭表面已經生鏽,他和家中其他小孩「必須用砂紙把鐵鏽刮掉,讓罐頭看起來像全新的,以便出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