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前,民進黨三十周年黨慶活動,因為颱風取消;兩年後,三十二周年黨慶「沒有要辦」,因為全黨投入選舉,拉不出人力;選情比預想緊張許多,蔡英文總統民調聲望跌到新低,無喜可言,黨慶討駡不如不辦。問題是:為什麼重返執政的民進黨,竟疲態盡現以至難以挽回?這一切,早有警示,為什麼民進黨視而不見?蔡英文聽而不聞?甚且變本加厲?
杭之:民進黨要命的自負,不肯認錯
兩年前,民進黨創黨老人、前輩政論家杭之,感慨媒體批評〈民進黨三十而法西斯〉,寫下〈30歲的民進黨氣力衰退了嗎?〉講了兩件「小事」,一是民進黨前秘書長王拓告別式,疏忽了通知文學界故舊,遭致批評,民進黨的反應是黨與家屬有分工,言下之意,這是家屬的疏忽而非民進黨的錯;一是陸客團火燒車,罹難陸客未獲總統輓聯,遭致非難,總統府的回應是,陸客沒來要,白話文就是總統府照章行事,沒有錯!杭之因此感嘆,承認疏失檢討改進,應該沒有人認為不可原諒,但民進黨却有著不認錯的「要命的自負」。
兩年後,杭之筆下肯認錯的民進黨,改變了嗎?
在杭之落筆前,政論家范疇也寫下〈小英若不暴怒,後果可能是亡黨亡國〉,言之極為嚴重,所述或許在民進黨眼中也是司空見慣之「小事」,不過是一名立委在預算審查前夕,要求該機關某名所屬「閉嘴」,否則盡刪其預算!范疇認為此事不可小覷,因為立委「幫派治國的行徑」,只會把國家往死裡逼。
范疇:幫派治國,把台灣往死裡逼
兩年後,民進黨「幫派治國」的行徑可曾稍見收斂?在中央有獨立機關政務官自比東廠,甘做選戰攻擊政敵的工具(促轉會);在地方也有政務官飆駡下屬,施壓要求公務員協助選舉(屏東縣);監察院有自傲於只辦藍不綠的監委,駐外館就能安插政治任命的諮議,領外派的薪給,這有什麼特殊?民進黨顯然非常自信台灣人是健忘的,不會記得兩年多前就任的第一件事,就是大舉安排所謂的「政治幕僚」,全面進駐各部會,外交部的政治幕僚到底能做什麼事?做不了事有駐外代表帶出國,能不歡天喜地送出去嗎?而外交部之外的「政治幕僚群」今安在?到底發揮了什麼功能?值得民進黨透過人事任命破口的縫隙,塞進這麼多政治(機要)任命之人?
與民進黨「分手」的前副總統呂秀蓮,在黨慶成立前夕接受訪問,大嘆蔡政府用了太多「官派人員」(政治任用),把國家搞得亂七八糟,她建議多用考試上來的文官,並維持行政中立。呂秀蓮之言,可能讓現在執政的民進黨哭笑不得,但反應了一個事實:第一次執政的扁政府,即使有政治任命,可沒像第二次執政的蔡政府舖天蓋地到處塞自己人,不少文官在扁政府時期轉而為民進黨所用,包括新北市長候選人侯友宜,差一點都成為綠營鎖定的「選將」,侯友宜當年的婉拒,只有一個原因:警察,應該是中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