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評:馬克宏的豪賭,賴清德的選擇?

2024-06-19 07:15

? 人氣

歐洲議會選舉向右轉,法國總統馬克宏在巴黎奧運前直接宣布:解散法國議會,並提前舉行議會選舉的兩輪投票,被視為一場政治豪賭。(美聯社)

歐洲議會選舉向右轉,法國總統馬克宏在巴黎奧運前直接宣布:解散法國議會,並提前舉行議會選舉的兩輪投票,被視為一場政治豪賭。(美聯社)

右翼民粹主義政黨,在這次歐洲議會選舉中大有斬獲,妥妥地堪稱是「向右轉」。法國總統馬克宏在巴黎奧運前直接宣布:解散法國議會,並提前舉行議會選舉的兩輪投票。法國與我國的憲政體制同是介於總統制與內閣制之間的「雙首長制」,不僅如此,馬克宏和總統賴清德兩位政治領袖的賭徒性格,也有驚人的高度相似性。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豪賭之一:要做不做美國附庸?

首先,馬克宏與賴清德,同時具有少數總統的獨斷性。理論上,歐洲議會選舉對法國國內政治沒有直接影響,只有四成支持度的馬克宏,卻寧可冒著內閣被極右派奪走的風險,也要冒險押注,逆勢操作一場反高潮大戲。馬克宏向來自認是承襲戴高樂精神的政治菁英,他挑戰既有的傳統政黨,近年來他主張歐洲復興和「戰略自主」,憂心歐洲安全備受俄羅斯威脅,疾呼建立更強大的歐洲國防,力主歐洲絕不能成為「美國的附庸」。

同具獨斷性格的賴清德,這位民調跌破五成的少數總統,則是堅持執行務實的台獨工作,砲口向內、尋求民主內戰的「鬥雞總統」。他刻意提及、暗批前總統馬英九,指其「首戰即終戰」的提法是投降主義。賴清德所說的「民主、台灣」,其實是變形的族群意識和國族認同,也是一種區辨「我群/他群」的語言工具。賴清德發聲力挺青鳥行動的群眾,也正是典型的「部落主義」。賴清德政府的國安戰略,即寄望以美國為首的盟友,能作為台灣安全後盾,這不啻也是一場國家安全的「政治豪賭」。

2024年5月27日,我國新總統賴清德接見來台灣的美國聯邦眾議院外交委員會主席麥考爾訪團。(AP)
賴清德政府的國安戰略,即寄望以美國為首的盟友作為台灣安全後盾,這不啻也是一場國家安全的「政治豪賭」。賴清德接見美國聯邦眾議院外交委員會主席麥考爾訪團。(美聯社)

豪賭之二:設法掙脫議會掣肘

其次,馬克宏、賴清德兩人皆面臨政治僵局,政策進入國會後寸步難行。馬克宏所領導的復興黨在國會席次僅占四成多,2023年高度重視的移民法草案,剛提交國民議會就被反對黨派提出的動議中止審議,草案形同夭折。同年,馬克宏政府推行的退休制度改革方案,因考慮到國民議會中反對聲音較大,政府動用憲法相關條款授權,繞過國民議會投票,強行通過改革方案,但引起舉國大爭議,執政黨的形象也嚴重受損。

而今,馬克宏訴諸解散國會,也就是要喚起法國人對極右派成為執政黨的焦慮感。一旦國會席次再輸,他將不得不交出行政權,淪為自1958年第五共和以來的第四次「左右共治」(cohabitation)——提名國民聯盟的巴爾德拉(Jordan Bardella)這位可能成為最年輕(年僅28歲)的極右翼新總理。馬克宏採此險招,一方面是要重挫極右翼對手勒潘(Marine Le Pen)的氣焰,不要在2027年大選前以「候任總統」的嘴臉對他指手畫腳;另一方面則是想奪取議會的主導權,不願再如現在一般受議會掣肘。於是他寧可冒著提前跛腳的風險,放手一搏。

喜歡這篇文章嗎?

主筆室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