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評:李遠哲的遺憾,童子賢的鑑戒

2024-06-20 07:20

? 人氣

因為挺扁,李遠哲成為扁時代的「關鍵國士」,教改有他,兩岸政策他還是「跨黨派小組」召集人,小組提出「三個認知,四項建議」後停擺,運作時間不過半年,因為國會在野黨不買帳,無黨派可跨還改名為「超黨派兩岸政策小組」,基本無用;二00二年他建議大幅裁軍,改全面募兵,還好,扁、馬、蔡三任總統二十四年,兵役從徵兵到募兵,役期從一年多到四個月再回到一年,歷任三軍統帥要負責,沒人怪李遠哲。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20240225-諾貝爾獎得主、中研院前院長李遠哲與中研院副院長黃進興25日出席台北書展《返鄉記》分享會。(陳昱凱攝)
諾貝爾獎得主、中研院前院長李遠哲是李登輝、陳水扁、蔡英文第一任最重要的「國士」。(陳昱凱攝)

「國士的盲點」─政治熱情支撐不了專業

李遠哲挺扁,但扁貪汙讓他大失所望;李遠哲丹心不改,繼續挺蔡英文,從力挺宇昌案,到與蔡英文共同出席「台大國際論壇」,大談「溫室氣體減量排放」,蔡英文當面允諾會將之納入競選政策,這也是為什麼後來李遠哲聽到蔡英文對他說「二0二四以後不關我的事」,如此氣極敗壞,二0一九年蔡賴總統提名初選之爭,李遠哲聲明挺賴,從此,李遠哲從「關鍵國士」成為「悲劇國士」,立委選舉從支持時代力量到改挺基進黨,這兩個小黨抱的都是民進黨的神主牌,包括反核,即使泡沫了,依舊反核,這是「國士的盲點」,他的政治支持撑不起他的減排專業理想。

賴清德成立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也算對李遠哲關注「全球氣候治理」的「溫暖回應」,「國士」招牌順手移交到了童子賢手上,李遠哲未竟之功,童子賢有能量達成嗎?應該問歷任總統編制外組織難於做到的事,賴清德的委員會能做到嗎?

陳水扁的跨黨派兩岸小組失敗了;馬英九總統的財經諮詢小組(由副總統蕭萬長召集),第一任四年召開了三十五次會,蕭萬長雄心壯志說「希望不只是建言」,或許因為這句話,每次小組有結論建議,都「震動(財金經)內閣」,隨便舉例,「主權基金」到現在都還有爭議,調降遺贈稅到百分之十,結果蔡政府上台就改成百分之十、十二、十五的三階段累進稅率,總共實施八年。蔡英文的司改委員會在召開司改國是會議後任務終了,司法改革成為蔡政府敗筆,年金改革委員會在抗爭中通過軍公教年金改革方案後落幕,留下勞保年金不改了;還有「原住民歷史正義與轉型正義委員會」(原轉會),八年舉行二十一次會,蔡英文卸任前不忘舉行最後一次會表揚其功績,她沒提的是,部份原住民團體在總統府前安營紮寨直到她卸任才撤除。

細數過往,不是為了澆賴清德或童子賢在內的「國士們」冷水,所謂「前事不忘後事之師」,真要做事,不靠名目華麗的各種編制外委員會、小組,而在調整政策、落實政策。權力多嬌,折了政客不足惜,別讓國士也折腰。

喜歡這篇文章嗎?

主筆室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