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評:賴總統主導全民防衛,「黑熊」轉型國家隊的懸念

2024-06-21 07:10

? 人氣

有「修昔底德陷阱之父」稱謂的哈佛大學教授艾利森,認為「戰爭並不是不可避免的,說戰爭不可避免是宿命論和失敗主義的」。(取自哈佛大學網站)
有「修昔底德陷阱之父」稱謂的哈佛大學教授艾利森,認為「戰爭並不是不可避免的,說戰爭不可避免是宿命論和失敗主義的」。(取自哈佛大學網站)

打開「黑熊學院」的官網,開宗明義闡述了其宗旨,在於「建立四大民防課程領域,提升台灣社會面對戰爭與災害的韌性,培養自我保護、守護他人的能力,起造自己的護國神山。」而賴總統力主成立「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他說是要「擴大民力的訓練與運用」,「展現強大的自我保護韌性,來嚇阻區域中破壞和平穩定的野心」。兩者之間,很難說沒有「異曲同工」之妙。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對「全民防衛」情有獨鍾,悄然走向「全民皆兵」?

事實上,「全民防衛」的概念,從蔡英文總統時期便已在推動。比如「108課綱」強化了「全民國防教育」課程,又如2022年元旦正式成立國防部「全民防衛動員署」,並將「後備指揮部」改隸「全民防衛動員署」,以期達成「後備動員合一」目標。2023年還傳出教育部有意在「全民防衛動員資訊整合系統」建置學校青年服勤資料,結果社會爭議聲浪太大,最終只能喊停。

顯然賴總統對「全民防衛」情有獨鍾、執念頗深,或者是想要完成蔡前總統的「未竟之業」,接任黨主席後規劃不分區立委名單,即將沈伯洋列為該黨男子組第一名,跌破眾人眼鏡。如今先以痛批「投降主義」吹響集結號,隨後馬上宣布在總統府設立「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難道在前國防部長邱國正眼中就像「漆彈社團」的黑熊學院,在賴總統心目中有著至高無上的神聖地位?

20240508-國防部長邱國正8日出席外交國防委員會。(顏麟宇攝)
前國防部長邱國正曾表示,自己是把「黑熊學院」當成一個社團,一群有興趣的人到野外打漆彈。(資料照,顏麟宇攝)

至於「韌性」的概念,蔡英文前總統2022年便曾以「堅韌之島‧韌性國家」為題發表國慶演說,賴總統的「4大韌性」之說,也是「蔡規賴隨」所延續下來的。可是,蔡賴兩位總統,把「韌性」與國家安全、意識形態掛鉤起來,目的莫過於在軍事防衛上強化不分男女、不分年紀一般民眾的角色,雖無「全民皆兵」之名,卻有「全民皆兵」之意。

「黑熊」轉型國家隊?台灣也要最後戰到一兵一卒?

要說國家的「韌性」,這也非台灣的民進黨籍總統之創見。法國在歐洲堅持戰略自主,拒絕依附美國的支持,希望歐洲成為中外之外的「第三極」;東南亞國家多數同意維持戰略自主,同時審慎積極經營兩大強權的關係,這些也都是「韌性」的應有之義。

2022年4月14日《美國保守月刊》(The American Conservative)曾刊文,指美國會支持烏克蘭與俄羅斯奮戰到最後一名烏克蘭士兵。台灣以自身之體量與位置,「韌性」應該表現在做為和平避戰的先驅,不選邊亦不求戰,維持戰略中立與平衡,方為我安身立命之道。

在「投降主義」與「第五縱隊」兩大標籤式的前提下,賴清德總統親上火線籌設「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是否意味著有意將「黑熊」轉型為「國家隊」?「全民防衛」其實為的是要「戰到最後一兵一卒」?這是在追求台灣安全保障的同時,總統需要向大眾講清楚說明白的攸關生死重大問題!

喜歡這篇文章嗎?

主筆室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