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嘉隆觀點:重新崛起的AI產業基地

2024-07-11 06:20

? 人氣

對台灣來講,真正可以成功的經濟戰略,就是從出口導向轉型成創新導向,投入於技術含量相對高的產業,這些產業的真正亮點,是不容易被複製或被移轉,所以它們的競爭優勢能存活得比較長。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創新驅動的經濟模式

一開始,透過生產要素的不斷投入,我們就可以取得產量的增加,看到經濟在成長。一旦接近充分就業狀態,生產要素的投入已經到頂,接下來的經濟增長就要靠生產力的增加了。然而提高生產力的策略,基本上就是圍繞著創新來展開的。

要跨過經濟發展過程中所謂的「中等收入陷阱」,為經濟取得新的發展動能,關鍵正是在培養自主創新能力。

我們首先探討一下創新的三大心理元素。創新的本質,是推出新的東西,來打破現有的條條框框,所以,第一個心理元素是要有強大的好奇心,對於一些大家認為理所當然的事情,開始好奇,喜歡提問題,更喜歡自己去找出答案。第二個元素是敢叛逆,也就是敢質疑現有的理論,敢推翻現有的架構,敢另起爐灶,敢與眾不同。

第三個元素是勇氣,敢把與別人不同的看法勇敢表達出來。大多數人會躲到「大數法則」當中去尋求安全感,就是你跟別人都一樣,這時候如果錯了,那不會只有你一個人犯錯,而是有許多人跟你一樣都錯了,所以相對起來你的情況不會是那麼糟糕,但如果你與眾不同,然後你是對的,你成功了,那麼你證明其他人都是笨蛋,其他人會很難受,會開始把你視為威脅者,甚至開始排擠你;但如果你錯了,那麼大家都會嘲笑你,說你太囂張了。所以,在創新的過程當中,一直到你成功之前,其實是很寂寞的,而且得不到別人的認可。所以,只有當你有足夠的勇氣,才能撐過創新過程中的這些煎熬。

接下來,我們再探討一個社會要具備哪些條件,才能發展出創新能力。第一個是,要尊重多元,尊重差異,換一種說法,就是鼓勵百花齊放,百家爭鳴,不搞定於一尊那一套。第二個是,要接受市場競爭,讓各種不同的想法與產品有互相比較與較量的機會。

有了這兩點文化做基礎,第三個是,要鼓勵民營企業家,也就是承認經濟理論中所說的「企業家才能或企業家精神」,英文是Entrepreneurship。企業家的工作,是去發現市場的需要,設計商業模式,組織各種資源,推動創新,承擔風險。所以,經濟發展過程中需要有一批又一批的企業家,而他們的角色與公務員或財經官僚不同,後者的工作是執行指令,而不承擔風險。

第四個是,尊重個人自由,這不只是人身安全,而是要尊重言論自由,以及相關的新聞自由與出版自由,與尊重信仰自由,和相關的宗教自由。簡單講,國家不能去限制言論與信仰的自由。只有一個尊重個人自由的社會,才配發展出創新能力。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