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嘉隆觀點:重新崛起的AI產業基地

2024-07-11 06:20

? 人氣

第五個是,承認與保護私有產權,以及智慧財產權,來保護創新的成果。如果我投入於創新活動,忍受著創新過程中的寂寞與壓力,可是創新成果最後得不到法律上的保護,那行嗎?因此,創新需要法治這個社會條件。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第六個是,要重視對人才的投資,而不是只會追求硬體的工程,例如基礎建設投資,或國營企業的固定設備投資,這一類工程建設可能容易產生貪腐的空間,但是,創新的目標是要提高勞動生產力,重點是人才的培養,而不是推出一大堆工程。對人的投資包括教育、醫療、住房,還有社會福利制度,而且,透過社會流動性,讓窮人看到翻身的前景,透過教育與各種培訓,努力向上爬升。各種新興產業領域其實依靠的是人才,而不是政府的政策優惠。

對創新友善與保護私有產權

台灣與美國一樣都是移民社會,是一個對創新友善的社會,尊重多元與差異,尊重個人自由,重視對人才的投資,同時保護私有產權,同時還有以下幾個優勢。第一個是台灣人懂得遵守規則,遵守協議,所以值得信任;第二個是台灣讓美國有安全感,許多高新技術與設備移轉到台灣,美國可以放心;第三個是台灣人有責任感、有紀律、耐操;第四個是台灣提供群聚效益,有利於打造產業聚落。

台灣目前成為AI產業革命的重鎮,有供應鏈系統所提供的綜效,目前已經有第一座護國神山,就是晶片產業,接下來會出現第二座護國神山,就是人工智慧產業,台灣可望透過這兩座護國神山,由台灣走向世界,轉變為世界依賴台灣,結果會是台灣的經濟版圖超越政治版圖,成為「經濟日不落國」,走出30年的上升國運,創造第二次經濟奇蹟。

*作者為總體經濟學家,長期鑽研總體經濟、貨幣政策、地緣政治領域;本文選自175期台灣銀行家雜誌,授權轉載。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