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永續政策的迷思─從歐盟「實質碳費」來正確理解國際貿易規則

2024-07-14 05:30

? 人氣

早在 2012 年,歐盟就推出了「再工業化」戰略,以重振疲弱的歐洲經濟。歐盟發現自身去工業化後,製造業消失導致勞工所得分配惡化,遇到歐債危機與金融海嘯也更無經濟抵抗力。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再工業化戰略,顧名思義是重建歐盟境內製造業,重點在於扶植生物科技、低碳汽車與再生能源。然而歐盟鼓勵綠色轉型不久就遭遇慘痛打擊,因為中國環保法規、勞動法規落後於已開發國家,中國生產的廉價光電設備大肆傾銷歐盟,歐盟光電設備製造商幾乎全滅。

以此為開端,歐盟與中國不僅在 2014 年發生貿易戰,還刺激歐盟在淨零政策中納入貿易保護主義。2022 年生效的《電池法》規定揭露電池的碳足跡,防備中國傾銷,迫使中資必須參與歐盟的電池廠計畫,否則難以分食歐盟電動車市場;2024 開始試申報的 CBAM 則是強制進入歐盟市場的商品都必須繳納碳關稅。

由於歐盟是世界前三大經濟體與主要消費市場,歐盟此舉改寫了全球貿易規則,迫使各國政府與跨國企業必須即刻進行低碳轉型。但審視前述歐盟法規的制定背景,可知歐盟高昂的名目碳費,不僅是抑制境內產業的碳排放,更多是為了與外國產業競爭而設計。

台灣碳費必須兼顧減碳與國際競爭力

保護自家產業是天經地義的事,但台灣與歐盟有極大相異之處。歐盟是主要消費市場,透過制定淨零標準、用高額碳費構築起碳壁壘,可以扭轉原本不斷滑落的國際貿易話語權。

然而台灣是全球主要製造基地,因此政策必須聚焦在平衡國內生產成本。台灣碳費立法的好處,一是幫助企業對接國際標準,二是將企業必須繳納的碳費部分留在國內(歐盟 CBAM 規定企業仍須繳納貿易對手國的碳費價差)。但台灣碳費既然不是為了構築碳壁壘,不需要過早設置高昂費率,以免打擊內需型產業或無意出口歐美的企業。

在綠色轉型的過渡階段,台灣必須小心翼翼,如果誤解自身經濟體質,制定出的政策恐怕會有強烈負面效果。推動永續發展工作,同樣需要確保社會公平與經濟穩定,讓淨零轉型不會只是國家社會的壓力,還能成為台灣活躍於國際的強大競爭力。

*作者任職於一間小型顧問公司,為客戶做產業研究與市場策略分析。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