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典蓉專欄:賴清德心中有些人不配享有民主

2024-07-18 06:20

? 人氣

20240715-總統賴清德(中)、行政院長卓榮泰(右)15日於解嚴紀念日視察國發會檔案管理局,了解政治檔案開放應用情形。(顏麟宇攝

20240715-總統賴清德(中)、行政院長卓榮泰(右)15日於解嚴紀念日視察國發會檔案管理局,了解政治檔案開放應用情形。(顏麟宇攝

解嚴37年紀念這一天確實是反思民主的好日子,但總統賴清德這一天一番「打著民主反民主」的談話,透露的卻是非常反民主的心態,因為他這一番話的弦外之音就是:即使經過二次政黨輪替、民進黨已連續執政8年的今天,仍然有一些人或黨派是不配享有民主的,而那些人不配享有民主?則是由賴清德領導的民進黨來決定,這可能才是最「反民主」之處。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作為總統,如何看待及紀念中華民國這段戒嚴史,確實是一門總統應該早就深思熟慮並準備好的課題,不同政黨或不同總統會嘗試傳達不同的訊息,例如,在李登輝總統後期,會強調台灣的民主轉型是一場寧靜革命,由威權到民主很重要,但過程中平和、較少衝突流血,才能被國際讚為民主「奇蹟」,之所以能夠減少流血衝突,關鍵原因是當時執政的國民黨終於放手,前總統蔣經國主動宣布解嚴、開放黨禁、報禁,李登輝任內完成國會全面改選、總統直選,更贏得民主先生的美名。

民進黨版民主轉型敘事黨派化 刻意忽略國民黨主動解嚴史實  

對於當年國民黨和蔣經國願意放手的背後因素,國內外學者已有不少研究,有一說是來自美國的壓力,但即使是因為美國的壓力才放手讓民主化展開,蔣經國和國民黨仍然值得一點CREDIT,至少減低了流血衝突,阿拉伯之春運動後敘利亞獨裁者不肯放手的人倫慘劇全球歷歷在目,敘利亞目前仍處理內戰狀態,人民經歷的是一場又一場的浩劫。在此不論威權領導人是否心存善念,即使他們計算到在民主化仍可有一席之地所以才肯放手,正如晚近學者說的「憑藉實力轉向民主」,但單單減少人民無謂的犧牲這一點,仍是值得肯定的。

民進黨上台後,從陳水扁開始,到前八年的蔡英文及當前的賴清德,講得則是不同的民主轉型故事,這無可厚非,正如賴清德當天所說的,「台灣今天的民主並不是本來就存在,是因為成千上萬人的犧牲奉獻,才能走到今天的地步」;因為,民主轉型本質上是一場大型的搭便車的運動,少數勇者的犧牲,為多數平凡人贏來民主,台灣能夠從威權到民主,應該由這些勇者拿下最大credit。即使不從政黨的角度,民進黨要重塑戒嚴時期的英雄人物及英雄事蹟,也並無不可,只是民進黨版的民主轉型敘事中,少了幾個元素,讓這些英雄敘事無法普及全民、反而狹隘的黨派化,第一、民進黨官方版敘事中,國民黨是純然的獨裁統治,後來民主轉型過程中,完全不見國民黨或蔣經國的角色;更令人驚悚的是,即使民進黨已中央執政多年,蔡英文時代更透過黨產條例清算國民黨財產及所謂附隨組織,但在民進黨敘事中,在野的國民黨仍是惡貫滿盈的威權政黨,賴清德出席解嚴37年紀念活動當天還說,「他不希望任何人在民主社會『用民主反民主』;也不希望過去曾站在人民的對立面,與極權主義站在一起的人,企圖將國家帶往過去。」

本篇文章共 1 人贊助,累積贊助金額 $ 150

喜歡這篇文章嗎?

吳典蓉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