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正名」到何時?

2024-07-24 06:00

? 人氣

民進黨立委陳培瑜(見圖)修正擬將行之有年的「閩南語語言能力認證考試」更名為「台灣台語語言能力認證考試。(資料照,蔡親傑攝)

民進黨立委陳培瑜(見圖)修正擬將行之有年的「閩南語語言能力認證考試」更名為「台灣台語語言能力認證考試。(資料照,蔡親傑攝)

日前教育部為配合民進黨立委陳培瑜的建議,已經預告修正擬將行之有年的「閩南語語言能力認證考試」更名為「台灣台語語言能力認證考試」,這樣的動作背後其實有諸多的涵義,如果為政者不願意面對這種政治性的動作,往後恐怕會引更多的後遺症。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不管這樣的動作背後是否有政黨的支持或是有政治的意圖,我們都覺得手段略嫌粗糙,為這讓我們想起扁政府時期的正名運動,當時只要是中正或中國的名稱都要面對被改名的威脅,當時也引發一陣極大的社會對立氛圍,最後政府在社會的壓力才停手,但是我們看到中油被迫改名之後的影響紙巾還漣漪不斷,如果連中國醫學大學或是中正大學都改名,甚至中正路都全部改名,社會的混亂是可以想見的。

如今陳立委的提案如果是準備將閩南語的名稱改為台灣台語,希望也要深思是否有更多的配套,否則如果只是名稱更易上的政治性動作,恐怕很難避免形成更多不必要的社會衝突與對立。

畢竟現在的閩南語(或是台語)的用詞已經相當的普遍,我們現在需要的是充實其實質內涵,而不是將他當成政治操弄的工具,就拿我們長期將閩南語當母語的人來說,對於閩南語文化的了解釋有限的,而現在小學的鄉土語言教材頂多也只是唱唱童謠,根本談不上任何的文化內涵教育,因為我們根本連台語的文字都沒有基本的認識,要如何深化對台語的了解呢?

所以建議政府或是陳立委在這樣的提案之後,可以更深入地將台語文化作推展與落實,否則這樣的提議只會有政治性的後遺症,對於保存台語文化是毫無助益的,尤其如果這是執政黨的策略,更期待有更多的配套措施,否則將至樣的議題丟了就跑,最後傷害的是整個台灣人的文化內涵,更可能影響到民眾對於執政者的信心,茲事體大,不可不慎!

*作者為大學教師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